非法占有罪是不是实行骗取和虚构事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骗取公私财物的,且数额较大属于诈骗罪。财物被骗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审查立案并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一、刑法规定:1.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司法解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虚构事实借钱投资不是诈骗,只要其没有非法占有目的。法律规定,只有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借钱投资的行为的,才会构成诈骗。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没有诈骗故意,也没有非法占有,借钱不还的目的,那么就不构成诈骗。
-
虚构事实借钱是否诈骗
虚构事实借钱是否算诈骗要看情况,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2023.04.21 607
-
帮助人虚构事实骗取财物是不是非法集资诈骗
虚构事实借钱不还,是否构成诈骗罪要结合该罪的主客观构成要件来分析,要看具体情况。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
2022-11-02 15,340 -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
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
2021-03-20 15,340 -
虚构事实投资是不是诈骗
涉嫌诈骗。但具体如何认定,需要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节和涉案金额进行认定。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编造谎言、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
2022-06-11 15,340 -
以虚构事实骗取工资是否构成诈骗
上述行为虚构事实,以达到骗取工资的目的,明显属于诈骗,达到法定立案数额的,即构成诈骗罪。一【诈骗罪的基本构成要件】◆诈骗罪的基本概念: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
2022-03-09 15,340
-
01:13
事实重婚是不是重婚罪
事实重婚,也可以构成重婚罪。重婚罪是指,已经有了法定配偶的人,与他人再次登记结婚,或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重婚罪还包括了本人虽然尚未结婚,但是明知他人已经有了法定配偶,仍然与他人登记结婚的情形。因此,重婚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了
1,990 2022.05.11 -
01:15
什么是实际履行
什么是实际履行 实际履行又被称为“实物履行”。 在经济合同中,应该贯彻实物履行原则,即合同所规定的标的必须要履行,一般不可以用其他财物进行替代。只有在合同的实际履行,成为不必要或者不可能的时候,例如履行时间已经过期或者标的物已经灭失,实际履
1,575 2022.04.15 -
00:58
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6种情形
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6种情形如下: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
4,72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