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自首?犯罪自首程序怎样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人自动投案,是自首成立的前提条件。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主动、直接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听候处理。自动投案包括三种基本情况:一、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自动投案;二、在犯罪事实已被发现但不知犯罪人是谁的情况下自动投案;三、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已经被发现而司法机关还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自动投案。自动投案的行为应符合以下几种情况:一、投案行为必须是发生在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二、投案行为是犯罪分子的意志所决定的,这是自动投案是否成立的关键。三、必须是向司法机关或者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这是投案自首的实质性条件。实践中,以下情况都视为投案: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有关负责人员投案;因病、因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先以信函、电话投案;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罪行;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以及犯罪嫌疑人并非出于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在亲友陪同下投案;或者经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情况,也应视为自动投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单位犯罪自首怎样判定
关于单位犯罪自首如何规定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刑法未对单位是否可以成为自首主体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既然单位如同自然人一样可以成为犯罪主体和刑事责任主体,那么在刑法无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当然解释为包括单位。因此单位自首的,也适用“可以从
2022.04.12 424 -
自首的自首犯罪量刑
关于诈骗罪100万自首,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
2020.01.07 272 -
单位犯罪自首怎么判
关于单位犯罪自首如何规定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刑法未对单位是否可以成为自首主体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既然单位如同自然人一样可以成为犯罪主体和刑事责任主体,那么在刑法无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当然解释为包括单位。因此单位自首的,也适用“可以从
2020.03.30 161
-
犯罪自首流程
自动投案包括三种基本情况:(1)在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未被发现的情况下自动投案;(2)在犯罪事实已经发现但不知道犯罪分子是谁的情况下自动投案;(3)在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已经被发现,司法机关未采取强制措施
2021-12-05 15,340 -
自首犯罪是什么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供述自己的罪行。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
2021-12-01 15,340 -
犯罪自首后怎样判刑?
如果依法认定为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情节较轻,可以免除处罚。 附刑法条文: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
2022-04-19 15,340 -
犯罪人自首是怎样的
犯罪人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犯罪人自首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且是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这是自首成立的基本条件。
2022-06-06 15,340
-
01:03
非法集资从犯自首怎么判刑非法集资从犯自首,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具体如何判刑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刑法》并未明文规定非法集资这一罪名,而是在第一百九十二条中规定了集资诈骗罪。根据该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手段所获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1,267 2022.04.17 -
01:07
聚众斗殴罪自首怎么判聚众斗殴罪自首的,其判处的刑罚会根据聚众斗殴罪应当判处的刑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量刑标准是: 1、聚众斗殴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聚众斗殴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与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1,042 2022.10.03 -
00:57
累犯自首可以判拘役吗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在量刑上应当从重处罚,但对于有自首的犯罪分子,在量刑上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 1、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
1,17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