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罪从重的情节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如实施抢夺行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具备以下情形即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数额接近“数额较大”标准的; (2)入户或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夺后在户外、交通工具外实施上述行为的; (3)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的; (4)使用凶器或者以凶器相威胁的; (5)具有其他从重情节的。《意见》第十一条还专门规定了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具有以下情形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除他人反抗,趁机夺取财物的; (2)驾驶车辆强抢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取强拉硬拽方法劫取财物的; (3)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抢夺罪的加重情节如下: 一、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财物的。 二、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的。 三、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四、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的。
抢夺罪的加重情节如下: 一、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财物的。 二、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的。 三、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四、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的。
-
抢夺罪从重处罚的情节
抢夺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为: 1、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财物的; 2、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的; 3、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4、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的。《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
2020.07.10 124 -
抢夺罪有哪些加重情节
抢夺罪的加重情节有:抢夺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的;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财物的;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的;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的。
2020.06.05 99 -
抢夺罪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对犯抢夺罪的人从重处罚的情形有: 1、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的; 2、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财物的; 3、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4、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的。
2020.07.20 113
-
抢夺罪从重处罚的情节有哪些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明公私财物的行为。是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的一项罪名,是介于盗窃罪与抢劫罪之间的一种犯罪形态。抢夺罪酌情从重处罚情节(1)、抢夺残疾人、老年人、
2022-03-17 15,340 -
抢夺罪从重处罚的情节
1、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财物的。 2、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的。 3、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4、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的。
2023-06-03 15,340 -
抢夺罪的加重情节有哪些
1.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中国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的一项罪名,是介于盗窃罪与抢劫罪之间的一种犯罪形态。 2.按照该解释规定,抢夺公私财物达到规定
2022-06-24 15,340 -
抢夺罪从重处罚的情节是?
1、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财物的。 2、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的。 3、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4、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的。
2023-06-12 15,340
-
01:26
抢劫罪加重情节有哪几种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实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从而构成的犯罪。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加重情节有以下八种: 1、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住所的;指用
553 2022.10.08 -
01:04
盗窃罪的加重情节有哪些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即以违反法律规定的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的数额已经达到较大或者盗窃次数在三次以上,到别人家里实施盗窃,携带斧头、菜刀等凶器实施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的加重情节具体包括以下: 教唆没有满十八周岁的未
2,858 2022.05.11 -
01:19
刑法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刑法从重处罚的情形是非常多的,缉毒人员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组织包庇他人涉及走私、贩毒、制造毒品、向未成年售卖毒品等行为,会被从重处罚的;国家工作人员领导他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从重处罚;刑讯逼供或者使用不正当手法逼迫他人提供违背事实的证据
3,42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