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重婚是破坏国家婚姻制度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证据确凿的重婚行为要依法定罪处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一夫一妻制度。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即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婚姻关系。构成重婚须具备两个要件: 1、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已存在有效的婚姻关系,或者说前一婚姻关系仍然有效存续。这是构成重婚的前提条件。如果双方均没有婚姻关系的存在,是未婚、离婚或丧偶的人,自不构成重婚。如果一方或双方虽有婚姻关系,但其婚姻已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亦不构成重婚。但是,对于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的当事人,在其婚姻未被依法定程序宣告无效或撤销之前,仍属于有配偶的人,若与他人结婚,则构成重婚。 2、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登记结婚,称为法律上的重婚;二是虽未经结婚登记,但又与他人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称为事实上的重婚。由于法律上的重婚不易实现,故现实生活中事实上的重婚为重婚的主要表现形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重婚的法律后果是构成重婚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
重婚行为会产生的法律后果为: 一、重婚的民事后果: 1、重婚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在相关法律规定的婚姻无效情形中,重婚罪是无效的原因之一; 2、重婚是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准予离婚的情形之一; 3、在离婚时,重婚是无过错方要求损害赔偿的理由之一。 二、重婚的刑事责任: 1、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重婚行为有什么法律后果
重婚将产生下列三项民事后果: 1、重婚构成重婚罪; 2、重婚是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准予离婚的情形之一; 3、在离婚时,重婚是无过错方要求损害赔偿的理由之一。
2021.01.26 177 -
重婚行为有哪些法律后果
1、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按重婚定罪处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就民事责任而言,重婚为婚姻无效的法定
2021.01.29 134 -
重婚的法律后果
重婚方因重婚行为而面临的法律后果是: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当事人少分或者不分;无过错方可以要求其承担精神损害赔偿以及物质损害赔偿;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1.04.23 128
-
重婚行为的法律后果
重婚是破坏国家婚姻制度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证据确凿的重婚行为要依法定罪处
2022-03-21 15,340 -
重婚后受到怎样的法律后果
重婚后的民事后果: (1)重婚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导致婚姻无效; (2)可以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准予离婚; (3)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
2022-06-07 15,340 -
重婚会怎么样的法律后果?
1、重婚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在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无效制度中,重婚罪是无效的原因之一 2、重婚是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准予离婚的情形之一 3、在离婚时,重婚是无过错方要求损害赔偿的理由之一
2021-09-07 15,340 -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后果是怎样的
(1)、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返还财产、折价补偿 第一百五十七条前半部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
2021-06-21 15,340
-
01:14
合同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订立之后,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其中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双方事先约定的要求,这时候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向对方主张违约责任。如果对方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者是对方拒绝履
1,604 2022.04.17 -
00:55
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公司对抽逃出资的,股东可以要求其补足出资,且抽逃出资的股东不经过诉讼时效的约束。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补足出资的责任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股东抽逃出资,其实是对公司的侵权行为,且是对公司的不守承诺的行为。除此之外,股东抽逃出资
1,473 2022.04.17 -
01:00
股权代持的法律后果股权代持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股权代持,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名义股东取代实际出资人的股东地位,在公司中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实际出资人往往只享有依代持协议
2,53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