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取保候审判决书怎么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犯了诈骗罪,现在取保候审了,到时候开庭以后宣判,如果判缓刑的话,可以不用去坐牢,如果不是判缓刑的,需要到监狱服刑; 1、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2、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诈骗案件的《取保候审申请书》中应当写明申请人、被申请人、申请事项以及事实和理由。此外,被取保候审人应当符合法定条件,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
诈骗罪量刑与取保候审没有必然的联系,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诈骗涉及的金额。 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
诈骗罪怎么判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诈骗办理取保候审的流程:首先,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其次,由人民法院、
2020.10.15 183 -
诈骗罪取保候审法院要怎样判决
诈骗罪量刑与取保候审没有必然的联系,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诈骗涉及的金额。 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
2020.10.23 95 -
诈骗罪怎么取保候审?
诈骗罪满足相应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办理取保候审的流程如下: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审查; 3、决定取保候审的,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2020.12.02 180
-
诈骗罪取保候审开庭判决书
犯了诈骗罪,现在取保候审了,到时候开庭以后宣判,如果判缓刑的话,可以不用去坐牢,如果不是判缓刑的,需要到监狱服刑; 1、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2022-04-19 15,340 -
诈骗罪的取保候审申请书怎么写?
申请人:XXX通讯地址:XXX事务所联系电话:1346590XXX申请事项:对犯罪嫌疑人钟某申请取保候审。理由:犯罪嫌疑人钟某因涉嫌诈骗一案,于20XX年X月X日经XX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羁押。受犯罪嫌
2021-03-19 15,340 -
诈骗罪取保候审的申请书怎么写
1、诈骗案件的《取保候审申请书》同样需要写明申请人、被申请人、申请事项以及事实和理由。事实与理由是申请书的正文,需要根据案件事实、证据以及法律规定提出应当取保候审的法律理由,并进行综合分析、论述。在此
2023-02-08 15,340 -
诈骗罪全部退赔并取保候审判决书
可以申请缓刑。如果缓刑,罚金必须缴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2022-04-29 15,340
-
00:49
取保候审保证书怎么填写
取保候审保证书的填写,按照保证书上的提示,填写住址、个人信息以后,签字按手印即可。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1,290 2022.04.12 -
00:52
合同诈骗怎么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当犯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符合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时,可以适用取保候审。具体程序如下:取保候审首先需要由本人或者家属,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适用取保候审后,办案机关会责令
883 2022.04.17 -
01:02
诈骗可以取保候审吗
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
7,746 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