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定金不退房东怎么要回租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如果租赁合同没有明确押金的性质或规则,押金必须退还 如果租赁合同没有明确押金的性质或规则,则押金作为租赁预付款处理,无论如何都要返还的。 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房东应于租赁关系消除时退还押金 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房东应于租赁关系消除且租客迁空、点清并付清所有应付费用后的当天将租房押金全额无息退还租客。租房期间有财产损失可以相应扣除押金,押金在扣除财物损失后应该退还。在没有明确约定押金性质的情况下,押金的作用是为房屋及屋内财产设定的一个担保,租赁期间如造成出租人房屋及室内设施的财产损失则从押金里扣除。 (三)如果没有造成合同约定的损失应于合同解除时退还 如没有造成该损失则合同期满或者解除合同时应予退还。租房押金不退的问题可以双方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以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如果租赁合同没有明确押金的性质或规则,则押金作为租赁预付款处理,无论如何都要返还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拖欠房租,房东收回房屋不退押金是否合理要看具体情况。拖欠租金属于承租方违约,房东有权收回房屋,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有约定违约可以不退还押金,则房东有权不退还。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租房房东不退押金的处理方法为: 1、先试着和房东进行协商; 2、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理因为关于押金一般在合同中会有约定,房东不退押金的行为属于对合同的违约; 3、向法院起诉,如果上述方法都行不通的,那么就向法院起诉要求房东返还押金,同时要求其按照合同支付违约金。
-
房东不退租金要怎么办
对于剩余租金房东不退的,承租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房东进行协商,协商未能取得一致的,承租人可以邀请居委会敦促房东退还剩余租金;仍不能解决问题的,承租人可以根据租赁合同中的有关约定条款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2021.01.08 249 -
-
租房转租房东不退押金怎么办
转租房子,房东一般不可以不退押金。租户可以向居委会、派出所请求帮助进行调解协商,或者凭借租房合同、支付押金时的转账流水等证据记录起诉到法院,请求房东返还其押金,但租户违约时应予扣除。
2021.03.12 230
-
租房房东不退租金怎么办
租房人不给租金又不退房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处理。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要求租房人支付所欠的房租,承担违约责任,租房人因不履行义务造成出租人损失的,应当赔偿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2022-06-09 15,340 -
退租房东不退租金怎么办
若是租房时签订的是书面合同,并且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期限,那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合同中是否有约定可以随时退房的条款(例如合同约定租期不满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租客若是需要退房,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房东,即可
2022-11-28 15,340 -
退租房东不退租金和押金?
根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及处理纠纷的实践,你所说的属于你拥有房屋租赁中的押金返还请求权,通常是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无论基于何种理由,出押人不享有押金的返还请求权。当合同关系终止时,出押人依约返还了租赁物、
2022-07-21 15,340 -
租房房东不退定金怎么办
看好了房子,房子里没有家具,房东说家具是自家用过的,挺好的。可到入住时发现家具是60年代的,都是古董了,我们协商不成,房东不退定金。定金是13号写的,28号我们协商不成,我应该付多少钱给房东合适。
2022-10-21 15,340
-
01:04
房子不租了,房东不退租金,怎么办?房子不租了,房东不退租金的处理办法如下:房屋承租人不租赁房屋的,如果承租人违约的,出租人可以不退还押金。如果是到期不续租的,出租人应该退还押金。双方就争议协商不成的,可以诉讼解决。房屋租赁押金不同于定金等,是应当在房屋租赁合同到期时,或者房
4,241 2022.05.11 -
01:01
租房房东不退押金怎么解决当遇到房东无故不退还押金的,那么租房者可以首先与房东进行协商。关于押金的退还问题,一般在合同之中会有约定。房东拒不退还押金的行为是属于对合同的违约,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理。其次,如果双方协商解决不了,那么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来解决。如果房
846 2022.06.22 -
00:59
租客违约房东可以不退租金吗租客违约,房东一般仍需退还租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除此之外,当事人还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
2,11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