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该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合同期满,劳动合同终止。如仍在单位工作,则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建议尽快续签。 1、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 2、如果员工不续签,要看具体情况又细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仍然不续签的,则不进行经济补偿。 (2)如果单位降低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的,则单位还要进行经济补偿。 3、不续签劳动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可以要求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劳动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须要做到: 第一、告知劳动者劳动合同到期,不与其续签劳动合同; 第二、向劳动者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载明终止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第三、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相应的档案、社保关系转移手续; 第四、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且如果属于用人单位不愿意续签的情形,劳动者可以主张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劳动合同到期没续签应该怎么办
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愿意续签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其标准是: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如果是工作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话,则按1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按照半个月的工资计算。
2020.05.21 145 -
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怎么办?
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是劳动者没有续签,且不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造成的,双方依法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即可;如果是用人单位主动提出不续签或者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来续签,则劳动者可依法要求单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
2020.12.25 144 -
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怎么办
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愿意续签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其标准是: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如果是工作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话,则按1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按照半个月的工资计算。
2020.02.27 193
-
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该怎么办?
劳动合同约定期限到期,用人单位没有终止劳动合同而又没有续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起主张双倍工资;如果超过了一年,则转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作为
2022-05-08 15,340 -
劳动合同没有到期续签该怎么办?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再续订的,应提前30日开具《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通知职工本人。用人单位未提前通知或提前通知不足30日的,可以支付职工本人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双方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
2022-03-31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该怎么办
劳动合同约定期限到期,用人单位没有终止劳动合同而又没有续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起主张双倍工资;如果超过了一年,则转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作为
2022-05-04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应该怎么办
劳动合同期满未续签怎么办,不用担心,因为在合同期满后不续签,劳动者都能拿到经济补偿,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单位在维持、提高待遇的情况下跟你续签,而你仍不同意续签的。这项新的补偿的计算开始时间为2008年
2022-04-24 15,340
-
01:15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怎么赔偿
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是否需要进行赔偿,具体要分为两种情况来看:如果是用人单位不续签的,则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是员工选择不续签,则需要了解具体不愿意续签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1.如果用人单位继续维持、或提高原有劳动
15,532 2022.04.17 -
01:08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有补偿吗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具体可以分为: 1、用人单位在继续维持原来的劳动条件情况下,员工本人不愿意续签的,则用人单位无需作经济补偿;如果是所在单位降低员工原来的劳动条件,导致员工不续签的,则用人单位需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是用人单位不愿
4,103 2022.05.11 -
01:00
没续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不一定需要与劳动者续签合同,因此没有续签劳动合同的单位,不一定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是需要注意,如果用人单位继续用工,就应当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或者签订新的劳动合同。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按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作为对劳
2,17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