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九条该如何操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第九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受让方可以是承包农户,也可以是其他按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允许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受让方应当具有农业经营能力。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合同无效。但发包方无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态的除外。 三是不构成违约和诈骗。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各自返还财产即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拟订公布承包方案;个人以家庭为单位作为承包主体进行承包申请,村集体经济组织审核通过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到登记机构进行登记,由登记机构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造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通过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入股流转,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土地且依法登记取得权属证书的,可以依法采取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怎么操作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操作流程为: 1、通过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2、承包工作小组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 3、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承包方案; 4、方案通过后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5
2020.07.21 173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转让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可以直接转让的,不用通过其他人的同意,但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有承包期限的,其转让的期限是不能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剩余期限,超过的部分是无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021.01.13 261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怎样流转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通过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入股流转,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土地且依法登记取得权属证书的,可以依法采取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
2020.10.13 190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该如何操作
经营程序:《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九条规定,土地承包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的承包工作小组 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3、依法召开本
2022-08-27 15,340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如何操作
鼓励土地流转,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
2022-04-08 15,340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应该如何操作
经营程序:《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九条规定,土地承包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的承包工作小组 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3、依法召开本
2022-08-28 15,340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如何操作?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操作流程为: 1、通过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2、承包工作小组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 3、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承包方案;
2022-06-02 15,340
-
01:16
农村土地流转最高年限农村土地流转最高年限是:二轮延包的时间。具体情况如下: 1、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 2、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 3、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 4、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能够延长。 该期限适用于:乡村
2,989 2022.05.11 -
00:55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什么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自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并且合同生效时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承包地被征
1,846 2022.05.11 -
01:35
什么是农村土地承包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条和第2条规定,为了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维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
4,09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