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书没有签字可以走法律途径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起诉对方要求返还。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对于轻微交通事故,还是运用简易程序调解处理好。因为这类事故损害赔偿调解解决,简单明了。交通事故赔偿调解时间为十天,一些当事人在调解中对损害赔偿的有关规定不理解而提出不合理的赔偿要求,甚至长时间在交警部门纠缠,加大了当事人处理事故的时间,部分案件不能如期办结。新法规定交警部门办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期限为10日,也就是说事故当事双方要在10天内调解完成。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交警部门将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如果调解未能达成协议,交警部门将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警部门不再受理调解申请。
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救济途径是: 1、向交管部门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结论; 2、向上一级交管部门申请复核; 3、通过纪检、监察等内部监督机构救济; 4、通过诉讼质疑事故认定书的证明力; 5、通过信访制度维权。
-
交通事故索赔有哪些途径?
交通事故索赔的途径: 1、对一些小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2、当事人对损害赔偿有争议,可以申请公安交管部门进行调解。 3、经公安机关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2020.07.23 142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没有人签字可以吗?
当事人拒绝签字的,可在七日内通过邮局邮寄送达,即视为已送达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对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有异议),可在接到认定书三日内向上级公安交警部门申请复核,复核内容写清复核请求及理由和主要证据。当事人是否签字,对以后事故损害索
2020.04.27 295
-
交通事故可以走法律途径吗
走法律途径的话当然是可以的,一般交警会先出示定责书,但是没有的话也是可以起诉的,但要是要交警部门出示一个交通事故认定书,然后就是走赔偿程序,一般先要做伤残鉴定,根据您的鉴定结果确定相应的赔偿金额和赔偿
2022-02-05 15,340 -
交通事故对方不知道受害人走法律, 走法律途径可以解决吗
如果不了解法律的,建议尽快委托律师来处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
2022-03-12 15,340 -
交通事故鉴定书没有签字可以吗?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签字可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签字不影响交警部门对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一方当事人拒绝在事故认定书上签字的,不适用调解,交通警察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载明有关情况后,将道路交通事
2022-06-02 15,340 -
交通事故认定书没签字可以吗?
交通事故认定书不签字可以,这代表对事故责任认定书有异议,可在接到认定书三日内向上级公安交警部门申请复核,复核内容写清复核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
2022-06-23 15,340
-
01:14
交通事故认定书不签字有效吗
未签字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仍然具有法律效力。作为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专业人士按照法定的规则和方法,确定事故多方当事人是否应该承担一定责任的公证文书,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由交通事故发生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即
1,215 2022.05.11 -
01:09
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能不签字吗
能,但并不影响事故认定书的效力。当事人必须清楚,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交给当事人签字,只是让当事人确认收到,当事人即使签字,也只是确认签收了认定书,而不是确认同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的结论。反之,即使当事人不签字,交通事故责任认
1,239 2022.04.17 -
01:08
法律救济途径
法律救济途径,具体如下: 1、行政复议。一般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
4,29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