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本单位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无任何理由和劳动者解除了劳动合同,其行为是违法的,依法应给予双倍的补偿。补偿的标准为劳动者本人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还应再补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法律链接:《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不能够无故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需符合下列条件:与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因劳动者具有重大过错而予以辞退;依法裁员;或者无过错性辞退劳动者等。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有法律效力。解除方无过失性的,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对方存在法律规定的过错的,解除方可以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
无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无理由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不违法。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双方意愿达成一致,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解除劳动合同从而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合法。
2020.12.10 140 -
无效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无效劳动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都应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对用人单位来说,它必须具备能够依法承担并履行劳动合同的能力,具有法人资格或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
2020.12.07 221 -
无理由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吗?
无理由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不违法,但由用人单位提出的协商一致解除,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0.01.15 144
-
用人单位无理由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用人单位无任何理由和劳动者解除了劳动合同,其行为是违法的,依法应给予双倍的补偿。补偿的标准为劳动者本人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还应再补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法律链接:《劳动合同法》第八
2022-04-13 15,340 -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有效吗,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是否有效需看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规定并依据法定程序解除是合法有效的。详见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
2022-03-22 15,340 -
用人单位可以无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吗
用人单位无任何理由和劳动者解除了劳动合同,其行为是违法的,依法应给予双倍的补偿。补偿的标准为劳动者本人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还应再补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法律链接:《劳动合同法》第八
2022-04-02 15,340 -
可以用人单位无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吗
公司不可以没有理由就把合同解除了,如果公司这样做单位赔偿你一笔比较丰厚的金额。由于单位的违法行为,导致了你的劳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单位是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跟赔偿金(具体数额要根
2022-05-04 15,340
-
00:50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要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过年限来定。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
1,650 2022.04.17 -
00:55
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
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一般会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时间来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给劳动者。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
1,909 2022.04.17 -
01:06
登报解除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登报解除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确有合同纠纷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解除合同一般需要由双方协商一致后解除才算合法解除,如果一方有违约情形,另一方还可以让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具体来说,有下列情形的,当事人可
1,79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