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中,为避让一方在现场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法院最终如何判,和提交的证据以及律师的水平相关,并且很多案件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事故是在河南商丘发生的吗?有没有交警介入事故了?有没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有无经过血液酒精检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中,下列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1、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负事故主要责任;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3、造成财产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4、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且酒驾、驾驶不合格的机动车或者严重超载。
交通事故后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要件具体如下: (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 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 (3)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
-
哪些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等等。
2020.11.09 184 -
交通事故后什么行为构成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后构成肇事逃逸的行为: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
2020.04.10 155
-
交通事故中一方为避让另一方在现场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
2022-01-17 15,340 -
交通事故中一方为避让另一方在现场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
2022-01-17 15,340 -
交通事故中一方为避让另一方在现场逃逸, 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
2022-03-22 15,340 -
在交通事故中一方为避让另一方在现场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
2022-01-26 15,340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407 2022.05.11 -
01:28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有: 1、行为人由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依法应当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2、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有死亡2人以上或5人重伤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
1,387 2022.04.17 -
01:25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机动车辆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的规定,如酒后、吸食、无驾驶资格、驾驶安全驾驶机动车辆和驾驶校车或客运车超载,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罚方式是判
3,38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