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精神损失赔偿多少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精神损失费最多赔偿多少钱,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精神赔偿解释》规定了三种不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 (1)对于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赔偿金; (2)对于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 (3)对于侵害人身,没有造成死亡残疾后果的,应当赔偿精神抚慰金。 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确定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实际操作中,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供参考,因为各个地区,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及相关的地方性条例的规定不一致。因此目前为止关于数额的确定只能依据以上的几点因素法官主观裁量确定。
-
交通事故精神损失赔偿标准是多少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2021.01.05 185 -
交通事故精神损失费会赔多少?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
2021.01.29 293
-
交通事故精神损失要赔多少钱
精神损失费要综合各种因素,伤害程度,当地的物价水平等等。最终由法院酌情考虑。(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
2022-04-14 15,340 -
交通事故精神损失费最多赔偿多少钱
交通事故,精神损失费是根据受害人的伤残程度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十级残疾为5000-1万元,九级为1万元到1.5万元,死亡的为8万元到10万元不等。以此类推。 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赔偿标准也不一样。
2022-08-28 15,340 -
交通事故后精神损失可以赔偿多少钱
交通事故中存在人身伤亡的,受害人一方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失费的数额由下列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权的手段; 3、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经济状况; 5、当地的生活水平。
2022-07-23 15,340 -
交通事故精神损失费最高赔偿多少钱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赔偿金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侵权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的后果;(4)侵权人的利润;(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
2021-11-24 15,340
-
01:09
交通事故精神损失费最多赔偿多少金额
精神损失费即受害人依法律之规定,就无形损害请求金钱救济的制度。应注意的是,对精神损害金钱救济是必要的,但只有在金钱赔偿对于受害人受到侵害的精神和心理状况恢复正常的确有必要时,才应当考虑金钱赔偿,在任何具有精神损害的损害后果的案件中,侵权人首
1,707 2021.03.24 -
01:21
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
根据《精神赔偿解释》所规定的三种不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标准: 1、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应该赔偿死亡赔偿金; 2、导致受害人残疾的,应该赔偿残疾赔偿金; 3、针对侵害人身,但未造成死亡或者残疾后果的,应该赔偿其精神抚慰金,通常公民的生命权、健康
6,644 2021.03.24 -
01:03
精神病离婚赔偿多少钱
一方患有精神病而离婚的,患病一方与正常一方都不需要赔偿对方任何费用,在法律上是没有依据的。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法定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只存在于以下情形:1、过错一方与他人重婚。2、过错一方与他人同居。3、过错一方实施家庭暴力。4、过错一方有
97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