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自离的具体后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自离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实践中,劳动者自离后,若没有到原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通常会扣发工资,劳动者应当依法回原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第二月起的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第七十八条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自动离职的后果,如果这里的自动离职指的是未按照法律规定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的,那么后果就是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害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没有带来严重后果的,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
事业单位丧葬费的具体标准是?
事业单位丧葬费的标准: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人员,丧葬费按死者去世上年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正常死亡发6倍,因公死亡和离休人员发10倍;劳动者因工死亡的,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其他。
2020.09.04 329 -
自动离职的后果具体是什么?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具体后果:如果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害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没有造成损失的,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一般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单位来解约。
2020.05.11 105 -
事业单位不迁户口后果
没影响,迁户口不是必须的,该项当事人应根据如下确定: 1、该项应根据当事人应聘该职位时的招考简章确定,在对方有明确要求入职必须签入户口,而当事人知道该项后应聘的,是必须迁入户口的; 2、在没有该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我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当
2020.06.26 948
-
事业单位抚恤金的具体标准
事业单位人员过世丧葬费和事业单位抚恤金标准的抚恤金标准:以死者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或退休费)为基数,病故发20个月;因公死亡发40个月;烈士发80个月。
2022-08-16 15,340 -
事业单位产假具体是多久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应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
2022-05-17 15,340 -
事业单位丧假具体是几天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丧假一般有一至三天。但只有工作人员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才有丧假,且丧假期间,事业单位需要照常为工作人员发放工资。 2、法律依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
2022-06-12 15,340 -
事业单位退休后丧葬费具体是多少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国家会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目前的最新标准是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抚恤金标准分为烈士、因公、病故三等:死亡后被追认为烈士的可补助一次性抚恤金为生前月基本离退休费额8
2022-07-15 15,340
-
00:55
离婚不告诉单位有什么后果
离婚不告诉单位没有后果。离婚本来就属于夫妻双方的事,除了军婚离婚需要征得军人同意外,其他离婚方式,都可以由夫妻双方自主决定。我国不仅保护男女之间的结婚权,也保护男女之间的离婚权,这属于夫妻之间的个人权利,单位无权插手与干预,也不得以离婚未告
4,694 2022.05.11 -
00:57
个体户怎么填写工作单位和职业
对于个体经营户,遇到表格里要填职务,一般可填个体业主。个体工商户的属于没有工作单位的人,凡是没有工作单位的人,有些表格要填写工作单位,一般可以填写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名称,如果不在户口所在地居住,在其他地方居住,办理了居住证的,可以填写居住
26,131 2022.04.12 -
00:52
单位集体户口离职了怎么办
单位集体离职了,有以下两种处理户口的方法,具体如下: 1、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意见的,那么劳动者的户口可以继续留在原用人单位; 2、在符合户口迁入地的户籍准入政策、当地的集体及户主同意接收的前提下,户口可以回原籍挂靠。当事人再次就业后,
7,13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