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首套唯一住房的契税征收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套房契税收多少家庭首套唯一住房如何确定 契税缴纳标准受购房者房产拥有情况和所交易房屋的面积影响。 契税是指在房屋产权发生转移或者变动的时候,由房屋产权承受人缴纳的一种财产税。在房产交易中,契税由买方缴纳,缴纳标准不同,缴纳税率依据购房者房屋拥有情况和房屋面积而定。具体的缴纳标准和房屋认定方法请看下文讲解。 契税收取标准 1、若购买普通住宅切该房屋是家庭的唯一住房: ①户型面积≤90平方米,契税税率为房款的1% ②90平方米<户型面积≤144平方米,契税税率为房款的1.5%~2%,税率减半征收; ③户型面积>144平方米,契税税率为房款的3%~4%征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看是否符合首套房的认定标准 所谓的“首套房”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买房人年满18周岁; 2、买的房子是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 3、购房人现在名下没有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不过与父母一起购买的、按照房改政策购买的、通过继承遗产或拆迁安置获得的住房除外。
看是否符合首套房的认定标准,所谓的“首套房”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买房人年满18周岁; 2、买的房子是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 3、购房人现在名下没有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不过与父母一起购买的、按照房改政策购买的、通过继承遗产或拆迁安置获得的住房除外。
-
南京首套房契税征收标准
南京首套房契税征收标准: 1、如果是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首套房,则按总房款的1%收取; 2、如果是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首套房,则按总房款的1.5%收取。
2020.12.24 371 -
房产契税首套房征收标准是什么
房产契税首套房缴纳规定如下: 1、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为家庭唯一住房的,所购普通商品住宅户型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契税按照1%执行; 2、户型面积在9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的,税率减半征收,即实际税率为1.5%; 3、
2022.06.15 432 -
契税首套房认定标准
1、贷款买过一套房,商业贷款已结清,再贷款买房——算首套。 2、贷款买过一套房,后来卖掉,通过房屋登记系统查询不到房产,但在银行征信系统里能查到贷款记录,再贷款买房——算首套。 3、全款买过一套房,贷款买房——算首套。 4、全款买过一套房,
2020.07.26 211
-
首套房契税收多少家庭首套唯一住房如何确定契税缴纳标准
首套房契税收多少家庭首套唯一住房如何确定契税缴纳标准受购房者房产拥有情况和所交易房屋的面积影响。契税是指在房屋产权发生转移或者变动的时候,由房屋产权承受人缴纳的一种财产税。在房产交易中,契税由买方缴纳
2022-03-22 15,340 -
首套房契税怎么算家庭首套唯一住房契税征收标准介绍
首套房契税收多少家庭首套唯一住房如何确定 契税缴纳标准受购房者房产拥有情况和所交易房屋的面积影响。 契税是指在房屋产权发生转移或者变动的时候,由房屋产权承受人缴纳的一种财产税。在房产交易中,契税由买方
2022-04-19 15,340 -
首套房契税是多少家庭首套唯一住房契税
首套房契税收多少家庭首套唯一住房如何确定契税缴纳标准受购房者房产拥有情况和所交易房屋的面积影响。契税是指在房屋产权发生转移或者变动的时候,由房屋产权承受人缴纳的一种财产税。在房产交易中,契税由买方缴纳
2022-04-20 15,340 -
首套房契税征收标准
1、普宅首套房可享首套房契税优惠个人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为1.5%,而对于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为1%,二套房或者是非普宅才需缴纳契税3%,而别墅和非住宅,含商铺、写字楼宇
2022-02-27 15,340
-
00:59
商品房契税征收标准商品房契税征收标准的规定如下: 1、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 2、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
5,510 2022.04.17 -
01:09
商业用房契税征收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细则》的规定,商品房的买卖或者赠与,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契税。当房屋的产权发生变化时,接受房屋产权的一方负有缴纳契税的义务。目前的契税缴纳比例,按照评估价格的3%来收取,但是存在减免情况。具体如下: 1、首套商
6,174 2022.04.15 -
01:18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二套房的认定标准有以下几点: 1、父母名下有房产,以未成年的子女名义再购房的; 2、未成年的时候名下已有房产,成年后再次贷款购房的; 3、个人名下已持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次贷款购房的; 4、个人名下还有贷款购买的住房,在贷款结清出售之后再次
16,95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