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判决书如何写才有效?如何辨别真假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判决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2.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 3.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4.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5.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看真假的方法有: 1、查看章印:一个判决书可能存在几个章印,一个是判决书尾页的法院印章,还有就是可能存在判决书笔误而在判决书中使用勘误章。可以去进行司法印章鉴定和文书鉴定。 2、查看细处:法院的公章、国徽图案会不会模糊。 3、查看编号:登陆当地法院官网,输入离婚判决书的编号。 4、最有效的:去当地人民法院查档,向法院的主审法官咨询,到法院询问承办法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婚姻登记机关一般通过对离婚协议书进行审查,询问双方离婚离婚协议书是不是真实意思表示,讯问双方感情破裂的原因等方法来辨别离婚协议书的真假。 离婚协议必须符合以下要件: 1、签订离婚协议的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签订离婚协议表达的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离婚协议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的公序良俗; 4、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如何核实离婚协议真假婚姻登记机构进行离婚登记时,会对离婚协议书进行审查,询问双方离婚离婚协议书是不是真实意思表示,讯问双方感情破裂的原因等,确定离婚协议书的真假。
-
病假条如何辨别真假
查询病假条的真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查阅病假单持有人的病历,一般情况下,病假单是由主诊医生书写,再由医院挂号处盖章。鉴于此,可核对病假单和病历之间的笔迹; 2、直接向该医院核查其真伪。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
2021.12.12 4,802 -
诉前通知书如何辨别真假
1、你是否有相关涉诉; 2、案号是否跟你牵扯的案件一致; 3、是否有法院公章; 4、建议打电话到法院问。如果不是本人收取,那么他们会拍照录像留置。司法专邮送达方式会用EMS司法专邮邮寄给你,那么注意看一下邮单。司法专邮是和普通邮单是不一样的
2020.05.04 625 -
如何辨别欠条真假
一般来讲,单纯考虑欠条这个东西,是个孤证的,要看双方质证的结果。除了欠条,要查证的因素还有:欠款过程,欠款用途,资金交付过程,催讨过程等。双方如果没有其它的证明,且对借条有疑问的,法院会询问是否提交文字鉴定。鉴定的方法并不是仅仅鉴定文字是否
2021.04.02 236
-
离婚判决书怎么写才有效怎么辨别真假
离婚判决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2.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 3.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4.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5.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
2022-04-12 15,340 -
如何才能辨别真假离婚证
如何分辨真假离婚证,需要看领取的部门和途径。证,是男女双方合法解除夫妻关系的法律文书,一般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颁发。离婚当事人双方携带身份证、本以及签署的去其中一方户籍所在地民政局领取的离婚证都是真实有
2022-08-23 15,340 -
如何辨别真假离婚证
1、新式结婚证、离婚证封面均为枣红色,结婚证封面烫金,离婚证封面烫银。为便于计算机打印,将现行竖排版改为横排版。证件内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监制印章。证件内芯统一编号(证件印制号)。内芯按编号分段
2022-07-24 15,340 -
如何辨别离婚证的真假
真的离婚证封面为枣红色且封面烫银,里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监制印章,且纸张采用了防伪水印币纸等等。因为离婚证会因为地区的不同,其印制的版本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实在无法分辨真假离婚证,可以去当地的民政局
2022-10-11 15,340
-
01:10
如何写遗嘱才有效自书遗嘱应符合以下条件才有效:1、必须是立遗嘱人亲笔书写。不得由他人代写,更不得打印;2、遗嘱中处置的财产应属于立遗嘱人所有;3、应具备遗嘱的主要内容,包括:立遗嘱人身份信息、财产具体信息、财产处置方式、亲笔签名和日期。 现实中存在大量无效
935 2022.04.15 -
00:56
离婚判决书丢失如何补办离婚判决书丢失后,可以带着身份证,到审理离婚案件人民法院的档案室,复印离婚判决书,并且加盖法院公章。这样离婚判决书的复印件和离婚判决书原件的作用就会一样。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那么可以让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
1,157 2022.05.11 -
01:15
如何写离婚协议书协议离婚的内容应包括: 一﹑登记离婚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二﹑孩子和哪方生活,不和孩子生活的一方对孩子的抚养费﹑支付的方式及期限; 三﹑共同财产的分割; 四﹑共同债权﹑债务的享有和清偿责任; 五﹑住房问题的解决方案; 六﹑对生活困难一方的
1,4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