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条签字时对方能否作为证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欠条有签字即有效,电话录音内容若有提到欠款可以作为证据适用。对于欠钱不还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偿还欠款。若双方欠条有约定管辖地,则按合同约定执行;若没有约定,则可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民事诉讼时需准备:民事起诉状,对方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清单和证据材料(即对方欠款的证据)。民事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第三十四条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欠条能作为证据吗
欠条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还是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衡量。只要确认能欠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就可以作为证据。欠条必须表达双方的真实意思,并且不不违反法律法规,以及欠条约定内容不得故意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如果有利息协议,应该明确写清。如果对违约金
2022.04.12 1,831 -
欠条撕毁能否作为证据使用
欠条如果还能够明晰地辨识出欠条内容及欠条和出具人所签内容,欠条出具时间地点等仍能作为证据使用,如果不能达成上述条件,欠条是无法作为证据使用,只能通过其他间接证据证明基本案件事实。
2021.03.20 90 -
欠条撕毁能否作为证据使用
借条是表明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撕毁的欠条是否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取决于欠条是否可以清晰辨识出债权人真是的内心意思。如果欠条还能辨识出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利息计算、还款时间、违约罚金、纠纷处理方式,以及债务人姓名、借款日期等内容。那
2022.04.12 1,095
-
签字能作为证据吗
可以。但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
2022-11-07 15,340 -
签字能作为取证的证据吗
可以。但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
2023-04-27 15,340 -
欠条能不能作为作为证据来
损毁程度是否严重,还能完整拼接吗?如果能拼起来的欠条估计还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如果欠条已经找不到了,借款人承认债务关系问题不大,如果不承认,你还有其他证据吗?证人,或者打款的小条等,总之法律讲的是证据,
2022-08-13 15,340 -
欠条撕毁能否作为证据使用
如果欠条还能够明晰地辨识出借款双方信息、借款时间、借款内容、还款日期等内容,当事人对借条被撕作出合理解释,并且有证据证明该借条是在债务未清偿的情况下被撕毁的,该借条原则上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根据《民事诉
2022-05-12 15,340
-
01:13
吵架能否作为离婚证据
吵架可以辅助证明夫妻感情问题,而离婚诉讼的关键就是夫妻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单纯的吵架并不意味着夫妻感情确实破裂。根据婚姻法规定,法定破裂的情形就包括:1、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甚至是遗弃的行为;2、一方存在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3、双方
1,536 2022.04.17 -
01:07
出轨视频能否作为离婚证据
出轨视频可以在离婚诉讼中作为证据提交,但如果仅以出轨视频作为证据请求法院判决离婚,或者请求法院判决巨额损害赔偿,均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因为在我国法律规定中,如果出轨没有达到重婚或者与人同居的程度,则不足以认定夫妻感情已经破裂,法院不能因此准
3,716 2022.04.17 -
01:37
微信聊天记录能作为法律证据吗
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但微信证据要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并不容易,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1、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必须具有客观真实性。客观真实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真实真相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微信聊天记录应当在当
70,613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