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方欠债不还怎么办?还骚扰电话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为了催促借款人积极还款,一旦借款人逾期不还钱,将会频繁收到催款电话、短信,一再不肯积极还钱的,那么债主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到其家人身上。如果不属于家庭共同债务的,其实这笔借款跟其他家人无关,对方不能进行短信、电话骚扰,实践中遇到这种网络骚扰的,可以选择积极报警处理。 事实上借款人逾期不还钱,不管其家庭需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只要对方进行短信、电话等骚扰,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那么都建议可以积极报警处理。 按照规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可以积极报警: 1、对方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因为已经能够威胁到人身安全,所以这个时候必须得报警处理。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会侵犯人格权,所以情况已经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的,需要及时报警。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的东西,目的是让其他人遭受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那么这个情况已经十分恶劣,需要积极报警处理。 4、证人是影响案件判决的关键因素,所以出现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那么还是得借助警察的力量。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在出现借钱逾期不还的时候,每个借款机构都会采用这种方法催讨,所以这个时候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的,自然需要积极报警处理。 6、法律上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所以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属于侵犯人格权,情况比较严重的需要积极报警处理。 符合上面情况的,在依法报警之后,侵权人将会被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最后,现在很多人都会因为家人的借款纠纷,导致频繁接到骚扰电话、短信侵犯,在这个时候,不管自己是不是借款人,或者是不是连带债务人,只要对方严重打扰正常生活的,都可以选择报警处理。并且,要是出现精神损害的,还可以积极去法院主张损失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又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
转账凭证又叫什么凭证?
转帐凭证是用来记录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经济业务的记帐凭证。它是根据有关转帐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的,作为登记有关帐簿的依据。根据转账业务(即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的各项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或汇总原
2022-09-05 15,340 -
什么叫转账凭证
转帐凭证是用来记录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经济业务的记帐凭证。它是根据有关转帐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的,作为登记有关帐簿的依据。根据转账业务(即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的各项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或汇总原
2022-09-01 15,340 -
什么叫失火罪
火灾罪是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的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放火、决水、爆炸、毒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2021-11-09 15,340 -
什么叫放火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故意犯罪。
2021-11-29 15,340
-
01:06
火车站报销凭证怎么取
取火车站报销凭证的方式如下: 1、通过自助取票机进行打印。在自助取票机上选择“取报销凭证”,刷身份证之后点击“打印”即可; 2、通过人工窗口进行打印。到相应的人工窗口,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递给工作人员,取出自己的车票并且打印出相应的
10,135 2022.05.11 -
01:20
火车票超过30天怎么取报销凭证
火车票超过30天取报销凭证的方式如下:乘车日期30日以上的30日,在预约受理后的规定期限内,到预定好的票面发站或到站,凭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领取报销凭证。 具体流程如下: 1、电话联系12306客服,人工客服; 2、提供具体信息; 3、根
26,158 2022.05.11 -
01:15
什么叫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当于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本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各种各类的民事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
2,77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