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违章建筑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十一条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第十二条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三条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确认执法机关已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2、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60日内,在提出复议前应确认在合法期限内。如果超过60日,应说明为何超期,是否仍在合理期限内。 3、撰写行政复议申请书,提交时须一式三份。 4、搜集复议所需材料。 5、到法定复议机关(一般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机关或者政府)提交复议申请和相关材料,当面提交或邮寄均可。复议机关会在5日给予答复是否受理。
违章停车处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行政相对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
-
对违章不认可如何申请行政复议
当事人对违章不认可的,可以在六十日内通过书面申请或口头申请的形式来申请行政复议。该申请期限从当事人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因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耽误申请期限的,从障碍消除之日起再继续计算。
2020.02.01 132 -
违章停车处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吗
对违章停车的处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被处罚人自知道该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的六十日内,可以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的申请,请求复议机关依法作出复议决定。
2020.08.05 116 -
违章建筑行政复议有效吗?
违章建筑行政复议有效。这是法定权利,如果认为执法程序有问题或处罚结果有问题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
2020.04.22 176
-
对行政复议如果不服又可以申请复议吗
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2022-07-31 15,340 -
如果有人对行政复议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吗
对行政复议不服只可行政诉讼。 一级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只能依法向人
2022-08-19 15,340 -
对交通违章当事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吗,如何申请行政复议?
到交通部门咨询,不服处罚可以申请复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2022-03-24 15,340 -
对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吗
对法院判决不服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依法可提起上诉和再审程序。 1、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
2022-08-20 15,340
-
01:33
违章建筑可以买卖吗违章建筑可以买卖,但是建筑人需要补办相应的许可证,因为根据司法实践和相关规定,涉及违章建筑的买卖合同不一定无效,但是合同的效力就取决于建筑人是否补办相关的手续。违章建筑是指在规划区内,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是取得许可证但实际违反了规
1,428 2022.05.11 -
00:54
对执行异议复议终审裁定不服对执行异议复议终审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需要从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
6,041 2022.04.17 -
01:01
违章建筑能买卖吗违章建筑是不能进行买卖的,且违章建筑的房屋买卖合同并没有法律效力。 我国法律规定:违章建筑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规划的,由相关部门命令不能继续建设,限制拆除或者没收掉建筑;影响城市规划但还能够采取改正措施的,命令在一定的时间内改正,并处罚款。
1,13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