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签劳动合同可以不单方面放弃合同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员工可以放弃签劳动合同吗?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工劳动者拒绝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关系,不满一年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用工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员工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其他。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不可以。劳动合同作为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证明,对劳动者维权有着重要的作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员工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吗
员工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满足5种情况之一的,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分别是: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发工资的;3、没有给劳动者交社保的;4、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
2022.04.16 1,290
-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员工可否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2022-03-31 15,340 -
员工是否可以放弃签劳动合同
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工劳动者拒绝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关系,不满一年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
2022-06-27 15,340 -
员工可以放弃签劳动合同吗?员工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有哪些后果
员工可以放弃签劳动合同吗?员工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呢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工劳动者拒绝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关系,不满一年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十
2022-04-05 15,340 -
劳动者不同意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吗
应该提醒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在招用职工时,要积极主动与劳动者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不能因为劳动者不愿意签而放弃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也不能以劳动者口头或书面承诺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承担支付双
2022-04-13 15,340
-
01:08
公司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吗
在员工有以下情形之一时,公司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满足公司的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公司的有关制度的;3、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4、同时与其他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公司工作任务的完成的,或者在公司提出
3,220 2022.04.17 -
01:03
员工不签署劳动合同怎么办
员工不签合同的,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之内,需要通知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经过通知之后,劳动者仍然不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该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其之间的劳动关系,且不需要支付因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但是仍然需
800 2022.05.18 -
00:58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处理办法如下: 1、如果用人单位已经用工超过一个月,但不足一年,并且拒绝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每月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2、如果用人单位已经用工超过一年,但是拒绝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视为用人单位已经同劳动者
8,58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