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欠条的情况下怎么才能讨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没有欠条当事人讨债时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一、与对方协商,要求对方提供一个还款计划,同时补一个欠条。由于抹不开面子,生活中很多借款都没有借条,大家彼此都是通过诚信来完成借贷关系的,其实大部分人都最后会遵守信用,所以可以“先小人后君子”,与对方开诚布公的说明,同时也给对方一个缓冲期。 但是也有一些因为没办法还钱,或者存心想赖钱,结果推三阻四的找理由赖账,而且也不肯补充提供欠条,对这种人应该防备,吃一堑长一智,除今后要远离外,还要采取第二种做法了。 二、对方的非善意欠债的,应对的方法就是取证,做好起诉准备: 1.手机短信——证实有借钱的事 借钱后,几次口头催款无果,就可以用短信方式,让对方承认了借钱的事实。然后把对方的回复短信保存起来,这个就是证据。 2.录音录像——多方承认借过钱 催款期间,多次给对方打电话并录下通话内容,随后刻录光盘保存。 3.证人证言——证实借钱金额 寻找借钱时,是否有人看到,提供证人和证言。 通过以上证据,提供给法院审查,法官如果认为提交的手机短信、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来源合法,内容符合客观事实,证据真实有效,那么对方就须承担还款责任,还要赔偿其他损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务人如果到期不还欠款的,即使没有借条,债权人仍然可以携带身份证、起诉状及副本去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对方还钱。没有借条的,可以提供其他能够证明双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如双方的聊天记录、银行的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法院判决对方还钱,但是对方在法院生效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仍不履行的,可以在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没有借条的情况下,债权人需要收集其他证明债务人借钱不还的证据,包括转账凭证、聊条记录、证人证言和债务人承认存在欠款事实的录音录像等,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上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偿还借款。
-
如何在没有借条的情况下讨回债
在没有借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下列证据讨回债款: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例如电子数据、证人证言等符合法定证据种类的证据。
2020.03.23 145 -
没有借条的情况下如何讨回债款……
没有借条的情况下,可以收集其他证据到法院起诉。在没有借条的情况下,出借人可以通过借贷双方就借款沟通的短信记录、微信或其他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银行转账凭证、证人证言等证据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
2020.06.30 134 -
没有借条的情况下如何讨回债款?
在没有借条的情况下要讨回债款,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和解、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当事人如果提起诉讼的,需要准备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2020.06.26 112
-
没有欠条的情况下如何讨债
没有欠条当事人讨债时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一、与对方协商,要求对方提供一个还款计划,同时补一个欠条。由于抹不开面子,生活中很多借款都没有借条,大家彼此都是通过诚信来完成借贷关系的,其实大部分人都最后会遵
2022-04-10 15,340 -
“没有欠条”的情况下如何追讨?
欠款追账不一定要欠条,有欠款的事实和理由依据就行,如果是借款,必须要有借条。欠款是不需要欠条的,只要有欠款事由就可以追账,可以起诉。如工资条,有劳动事实、劳动合同就行。 (一)如果你没有打欠条,这种情
2021-07-08 15,340 -
有借条的情况下怎么追讨债务?
有借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途径追讨债务: 建议直接向借款人追讨,如果其拒不归还,可以到法院起诉处理。 如果借款人已经明确表示将不归还或者推拖还款的,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处理。债权债务纠纷去法院起诉需要原
2022-04-02 15,340 -
在有借条的情况下怎么追讨债务
有借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途径追讨债务: 建议直接向借款人追讨,如果其拒不归还,可以到法院起诉处理。 如果借款人已经明确表示将不归还或者推拖还款的,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处理。债权债务纠纷去法院起诉需要原
2022-04-12 15,340
-
01:19
哪些情况下才能退房可以退房的情况如下: 1、开发商证件不全可申请退房; 2、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可退房; 3、实测面积与暂测面积相比绝对值超出3%可退房; 4、购房者拿不到房产证可退房;购房者若是因为开发商的原因拿不到产权证,或者是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无法得
659 2022.10.08 -
01:10
公司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开除员工公司在员工出现工作错误、违法乱纪等情形时,才能开除员工。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具体的情形包括: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
2,90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