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期限的确定原则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确定劳动合同期限除了坚持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外,还要掌握这样两条原则:第一,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而劳动者的劳动和获得的物质利益,都必须依赖企业发展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首先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来确定。第二,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原则。在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下,要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因为订立劳动合同是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事情,关系到双方的利益。确定劳动合同期限时,不能只强调企业的生产工作需要,也应当兼顾劳动者个人利益,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总之,当事人双方都应当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合理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长期规划和目标任务,对劳动力的使用进行科学预测,合理规划,使劳动合同期限能够长短并用,梯次配备,形成灵活多样的格局。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专业技术水平、自身发展计划等因素,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合同期限。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要掌握的原则有: 1.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 2.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原则,在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下,要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
-
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要掌握哪些原则?
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要掌握的原则有: 1.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 2.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原则,在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下,要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
2020.05.24 126 -
劳动合同的特征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 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
2020.07.30 508 -
劳动合同原则的方面不包括什么
劳动合同的原则不包括用人单位利益至上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和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2020.06.08 125
-
劳动合同原则不包括哪些方面
1、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并不包括用人单位利益至上的原则。 2、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需遵循的是合法原则、公平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等原则。劳动合同是反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书面
2022-05-17 15,340 -
劳动合同修改原则不包括哪些方面
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则不包括用人单位利益至上原则。
2023-02-20 15,340 -
确定劳动合同的劳动期限要掌握哪些原则
第一,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而劳动者的劳动和获得的物质利益,都必须依赖企业发展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订立劳
2022-07-08 15,340 -
劳动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则包括哪些
劳动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则: 1.实际履行的原则。 2.亲自履行原则。 3.正确履行的原则。 4.协作履行的原则。
2022-05-15 15,340
-
00:52
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哪些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关联方和辅助人。保险合同的内容是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保险合同是投保人
3,670 2022.05.11 -
01:28
合同的原则有哪些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原则主要包括了下面几点: 1、平等原则,意思是合同双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一方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不能强迫对方接受合同条款; 2、合同自由原则,意思是当事人有权自由决定是否订立合同,不受任何人的强迫和
6,057 2022.04.15 -
01:23
合同的效力包括哪些合同的效力主要包括了合同对双方当事人的效力,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对第三人发生效力。具体来说,首先在义务方面,当事人订立合同之后,就要按照约定来履行合同的义务。违反合同义务的当事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其次,在权利方面,当事人的合同权利受到合同法律
1,78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