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费用应该是怎样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三章诉讼费用交纳标准 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一、按计时收费方式收费的收费标准: 200-3000元/小时。二、按计件收费方式收费的收费标准:。 2.不涉及财产的民事、行政诉讼:3000-20000元/件三、涉及财产的民事、行政诉讼收费标准:在收取基础费用1000-8000元的基础上再按其争议标的额分段按比例累加计算收取: 5万元(含5万元)以下:免加收 5万-10万(含10万元):8% 10万-50万(含50万元):5% 50万-100万(含100万元):4% 100万-500万(含500万元):3% 500万-1000万(含1000万元):2% 1000万-5000万(含5000万元):1% 5000万元以上:0.5% 按以上标准分段累计,你自己可以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诉讼费规定由原告缴纳,原告应当自接到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次日起7日内交纳案件受理费,如果原告接到通知次日起7日内不交纳诉讼费用的,按自动撤诉处理。
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
离婚案件诉讼费用收取怎样规定的
本问题涉及到民事诉讼中诉讼费用的交纳办法,一般情况下,离婚诉讼案件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涉及财产纠纷的案件,这种案件也就是双方一方起诉要求离婚,对于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没有争议的案件,这种案件就是按照每件30-300元的标准交纳诉讼费用。另一种是
2022.02.05 470 -
起诉离婚的费用是怎样规定的
起诉离婚的费用规定: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申请费、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
2020.05.02 121 -
诉讼离婚收费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诉讼离婚收费标准的规定具体如下:离婚诉讼费用原则上为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但如果请法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需要再缴纳费用;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020.07.16 121
-
诉讼离婚找律师的费用应该怎么样规定的?
律师收费的方式及收取多少用都是由律师与委托人在一定范围之内协商确定的。具体某一个案子如何收费以及收取多少律师费,都应该与律师个人协商确定。
2022-09-03 15,340 -
离婚起诉费用是应该怎么样规定的?
我国《》(修正案)第32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2022-08-25 15,340 -
离婚诉讼律师费用应该怎么规定的
起诉离婚的费用: 1.案件案件受理费按照每件10-50元进行收费。 2.如果是包括的离婚案件,财产超过20万元的,将按照财产超过20万元的部分的0.5%来收取诉讼费。 3.其他的费用(如鉴定费、申请费
2022-08-29 15,340 -
诉讼离婚的费用应该怎么样收
案件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申请费等。一、案件受理费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二、
2022-08-24 15,340
-
00:59
诉讼离婚程序应该怎么走首先,在我国,离婚分为起诉离婚和协议离婚两种方式。其中,起诉离婚适用于夫妻双方中有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双方就财产分割、共同债务分担等问题无法达成合意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要提起诉讼的,应当依法提交起诉状。起诉状中应当包含:原告和被
1,007 2022.04.17 -
01:19
离婚诉讼的诉讼费是多少根据相关规定,离婚案件的诉讼费用为五十元至三百元不等。案件中涉及财产分割的,如果财产总额不超过二十万元,不用另外缴纳费用;如果超过了二十万元的,按照财产总额的百分之零点五的比例缴纳诉讼费。另外,诉讼费一般由原告在起诉时先垫付,待案件审理完毕
2,072 2021.03.24 -
01:21
诉讼离婚地点怎么规定离婚主要涉及的是,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离婚诉讼也是民事诉讼,因此,应当适用民事诉讼的一般管辖规则。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要提起离婚诉讼,原告应当选择前往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的经常居住地所在的基层法院。也就是说,离婚诉讼
1,7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