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驾驶车辆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开车肇事可能触犯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有两个:一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二是发生重大事故。对于第一个构成要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条规定,我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另外,该法在第四章第四节还特别对行人和乘车人的通行作出了规定。因此,行人也当然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调整对象。对于第二个构成要件,何为重大事故,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及最高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已作出明确的界定,即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负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或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或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达三十万元以上的。《解释》还对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六种情形,若交通肇事致一人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也认定是重大事故,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副驾驶一般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构成交通肇事罪的,除了驾驶人之外,还有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按照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无证驾驶和交通肇事,这种情况完全就不一样,无证驾驶主要是属于治安处罚,这个交通肇事行为的话有可能还会构成犯罪的,而且带来了社会危害的结果。
-
构成交通肇事罪驾驶证会被吊销吗
构成交通肇事罪驾驶证会被吊销。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020.05.15 125 -
无证驾驶一定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行为人无证驾驶不一定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只有因为行为人无证驾驶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没有发生重大事故,只能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然后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022.08.11 164 -
交通肇事后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交通肇事行为不等于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5.11 160
-
驾驶员开车造成交通肇事,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驾驶人造成交通肇事的,严重的,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
2022-04-15 15,340 -
副驾驶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一般而言,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驾驶员,但是非驾驶员也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如负监管义务的车辆承包人安排、放任、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或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
2022-06-01 15,340 -
副驾驶出事故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一般而言,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驾驶员,但是非驾驶员也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如负监管义务的车辆承包人安排、放任、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或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
2022-05-14 15,340 -
驾驶车辆逃逸的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驾驶员交通肇事逃逸有可能构成犯罪,即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而不作为犯罪是故意犯罪,所以在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能否构成不作为的犯罪中,对逃逸人主观心理的把握是认定逃逸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关键。
2022-06-10 15,340
-
01:30
如何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导致发生重大的交通事故,致人受害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有私有财产遭受重大的损失,有关部门会依法被追究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
1,174 2022.05.11 -
01:19
该如何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符合以下四个要件的,即构成交通肇事罪:1、犯罪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行为人主观方面系出于过失;3、犯罪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即行为人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侵犯交通运输安全的行为;4、客观方
870 2022.04.15 -
01:20
该怎样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一般指的是违反道路交通的有关法规,导致发生重大的交通事故,致受害人出现重伤、死亡或者使公有私有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行为人的有关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出
6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