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单位不给发工资如果去法院起诉有用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去劳动局或者法院。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某些地区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当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3.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发劳动者工资。但是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等等
(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下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发工资如何处理
(1)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发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020.10.06 81 -
单位不给劳动合同可到法院起诉吗?
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和单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想签订劳动合同,不能直接去法院起诉用人单位,应该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2020.02.18 111
-
单位发工资不给工资条违反劳动法吗
单位发工资不给工资条违反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附:劳动部《工资支付周期》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
2022-03-16 15,340 -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打劳动局胜诉有用吗
一、没用。拖欠工资的,直接去劳动局是没用的,要去劳动局下属的劳动监察部门及劳动纠察大队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部门查处后要求用人单位发还工资及赔偿。 二、出现公司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下,员工有以下方式维权:
2022-05-22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老板拖欠工资不给,如果用人单位可以不起诉吗?
1、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补交社保, 2、如果你因此辞职的,还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 3、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很简单: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然后
2022-05-07 15,340 -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发工资如何解决
(2)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下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
2022-07-06 15,340
-
00:53
单位不发工资去哪个部门投诉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3、低
2,456 2022.04.17 -
00:56
欠钱不给起诉有用吗
欠钱不给,起诉有用。 1、通过诉讼方式实现债权是公力救济,较之于私力救济更为权威,在某些方面也更为有效; 2、如果债权债务属实,那么债权人可以通过诉讼获得给付判决,债务人受到生效判决的拘束,如果不主动履行,债权人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由执行法
13,733 2022.10.22 -
01:15
员工工资不发去哪里投诉
不给发工资的投诉方式,一般有以下的三种方式,具体如下:1、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局投诉;2、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投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
2,47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