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纠纷的表现形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资纠纷的表现形式: 1、因用人单位拖欠、克扣、截留劳动者工资,压低计件工价引发劳动争议。一些用人单位未依法按月以货币的形式发放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每月只预借生活费甚至只发给餐菜票代生活费;有的用人单位接到生产订单后未公布计价单价就立即安排生产,在完成订单生产任务后也不公布计价单价,而在年终结算工资时压低计件工资;有的用人单位在春节期间截留一个月工资待春节过后劳动者回来工作才发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部分建筑企业因工程款不到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或劳动用工不规范,工程劳务层层转包分包,导致班组长侵吞工人工资后携款外逃,引发劳动者集体上访,造成恶劣影响;有的用人单位生产经营不景气,亏损严重,时常拖欠职工工资,个别企业主则采取携款逃匿的做法逃避支付职工工资。 2、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引发大量的劳动争议。《劳动法》颁布实施后建立了以签订劳动合同为主的新型劳动用工制度。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无故辞退职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擅自“跳槽”不支付违约金等情况屡有发生。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工程质量引发的纠纷; 2.竣工决算时间的争议; 3.违约争议; 4.建筑材料品质的争议; 5.总包与分包的争议; 6.发票争议; 7.尾款争议。
居间合同纠纷的表现行为有: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委托人不按约定支付报酬;以及居间人未能促成合同成立等纠纷。
-
劳资关系表现形式有哪些
劳资关系表现形式在我国主要就是劳动关系。劳资关系,是指劳工和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劳资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契约和团体协约而成立。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照劳动法律建立的以提供劳动和给付报酬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关系。
2020.01.18 138 -
劳资关系表现形式有什么
劳资关系表现形式有: (1)国营与集体企业。企业的机构有管理部门、党组织、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管理人员包括经理、厂长; (2)私营企业。雇员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靠合同维系,工会率不高; (3)外资企业。一是中欧、中美合资或独资企业,二是东亚、东
2020.07.23 184 -
居间合同纠纷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
发生居间合同纠纷的具体表现行为是: 1、因合同设立、变更、终止、解除、无效、被撤销等产生的纠纷; 2、因合履行、违约而产生的纠纷; 3、因合同案件的和解、调解、仲裁、诉讼而产生的纠纷; 4、其他表现形式。
2021.02.28 132
-
劳资纠纷形式的表现形式
劳资纠纷的表现形式: 1、因用人单位拖欠、克扣、截留劳动者工资,压低计件工价引发劳动争议。一些用人单位未依法按月以货币的形式发放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每月只预借生活费甚至只发给餐菜票代生活费;有的用人单
2022-04-25 15,340 -
劳资纠纷的表现形式
劳资纠纷的表现形式: 1、因用人单位拖欠、克扣、截留劳动者工资,压低计件工价引发劳动争议。一些用人单位未依法按月以货币的形式发放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每月只预借生活费甚至只发给餐菜票代生活费;有的用人单
2022-04-21 15,340 -
劳资纠纷表现形式
劳资纠纷的表现形式: 1、因用人单位拖欠、克扣、截留劳动者工资,压低计件工价引发劳动争议。一些用人单位未依法按月以货币的形式发放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每月只预借生活费甚至只发给餐菜票代生活费;有的用人单
2022-05-01 15,340 -
劳资纠纷的表现形式有什么?
劳资纠纷的表现形式: 1、因用人单位拖欠、克扣、截留劳动者工资,压低计件工价引发劳动争议。一些用人单位未依法按月以货币的形式发放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每月只预借生活费甚至只发给餐菜票代生活费;有的用人单
2022-04-20 15,340
-
00:59
建设法规的表现形式
建设法规的表现形式如下: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技术规范;建设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建设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
4,782 2022.04.17 -
01:14
对赌协议的表现形式
对赌协议的表现形式包括四种: 第一种是现金补偿型。即没有达到对赌目标,融资方需要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对投资方进行现金补偿。 第二种是股权调整型。即融资方没有达到对赌目标时,目标公司将用免费或者象征性的价格,把部分股权转让给投资方。反之,投资
2,800 2022.04.15 -
00:52
假冒专利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假冒他人专利主要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其专利标记的行为,该专利标记是他人已经取得的、真实存在的专利。假冒专利其表现形式主要如下: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在宣传广告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
541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