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人转让股权提起的诉讼由谁管辖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此前有关公司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使用普通的地域管辖,也就是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如果公司作为原告,如果被告在外地,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人民法院需要到公司所在地调阅资料,可能不便利,因此,为了方便诉讼、提高诉讼效率,有必要将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只有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才由公司住所的法院管辖。 不是所有的涉及公司的案件由公司住所的法院管辖,只有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才是由公司住所的法院管辖。 除此之外的其他与公司有关的诉讼,仍适用被告住所地的一般规定或者法律规定的特殊管辖的规定。 专属管辖的规定: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股权转让合同纠纷的管辖权一般归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但双方约定由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的,可以按照约定执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
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由谁管辖呢
合同纠纷提起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
2020.04.28 281 -
股权转让合同管辖归谁管
在股权转让协议纠纷中,如果双方当事人对管辖法院有约定且约定有效的,应适用其约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应适用法律规定,即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2020.09.29 164
-
股权转让纠纷谁的管辖权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未实际履行的,双方住所地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法律赋予当事人协议约定管辖法院的权利,即合
2021-12-02 15,340 -
企业股权转让手续费由谁承担
由转让方承担。 如股权转让方是个人,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交纳标准:按照转让成交价减去当初出资价和费用,按照此差额20%交纳个人所得税。对于股权受让方不需要交税。如果股权转让成功以后,受让方没有及时按照
2022-11-15 15,340 -
股权转让的资金由谁管?
直接转给转让方。如果转让方为公司的股东,股权转让款依据合同约定直接支付给公司的股东。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
2023-03-20 15,340 -
股东代表诉讼由谁管辖
作为债权人的公司应当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原告即应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在股东为追究董事责任而提起代表诉讼时,依据合同纠纷案件或者侵权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原则,也可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022-05-23 15,340
-
01:45
股权转让合同管辖归谁管
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法律赋予当事人协议约定管辖法院的权利,即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
1,522 2022.04.17 -
00:58
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由谁交
在股权转让过程之中,转让方获得了股权转让的对价。转让方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20%。在法律的规定下有几种情形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比如说所投资的企业连续三年以上亏损的或者是直系亲属之间转让的,或者是属于因为国家政策调整的
7,409 2022.04.15 -
00:56
股权转让合同的诉讼时效
股权转让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股权转让合同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三年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除
1,20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