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拖欠货款未还起诉书怎么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般情况下拖欠货款属于民事合同纠纷,可以通过起诉维权。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客户拖欠货款的起诉状应当这样写:1、原告应当是组织,那么应当写明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3、请求被告支付货款的诉讼请求,被告有拖欠货款的事实与理由必须要写明白;4、原告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和证据来源,还有证人的姓名和住所也应当提供。
-
客户拖欠货款怎么起诉
客户拖欠货款向法院起诉的,首先应当确保债权仍在诉讼时效期内,之后可以准备起诉状,欠条、催款通知等相关证据,向债务人所在地法院起诉。法院受理立案后,交纳诉讼费用,等待开庭。债权人在提起诉讼之前,还可以申请诉前保全。
2020.07.14 183 -
怎么起诉客户拖欠货款
起诉客户拖欠货款如下: (1)到法院起诉,如有约定管辖法院,到约定的法院起诉,如无约定管辖的法院要到被告所在地起诉; (2)起诉要准备起诉状、证据资料,及原被告主体资料,原被告的主体资料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身份证等等,提交的证据材料
2022.12.06 293 -
客户拖欠货款怎么起诉
一般情况下,如果客户不偿还货款,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双方签订购销合同,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约定了有效的仲裁条款,就只能经过申请仲裁方式来维护权利,而不是向法院起诉维权了。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支付货币、证券,符合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
2022.04.12 1,537
-
客户拖欠货款怎么起诉
写一份起诉状到法院,但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
2022-06-23 15,340 -
怎么起诉客户拖欠货款
写一份起诉状到法院,但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
2022-05-11 15,340 -
怎样起诉客户拖欠货款
写一份起诉状到法院,但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
2022-11-14 15,340 -
该怎么起诉客户拖欠货款
写一份起诉状到法院,但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
2022-05-13 15,340
-
01:16
拖欠货款起诉状怎么写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起诉状中应当列明下列事项:1、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以及联系电话,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3,173 2022.04.17 -
00:49
欠货款不还的起诉书怎么写
拖欠货款的起诉状应当这样写: 1、原告应当是组织,那么应当写明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 3、请求被告支付货款的诉讼请求,被告有拖欠货款的事实与理由必须要
684 2022.04.17 -
01:23
客户故意拖欠货款怎么办
客户恶意拖欠货款属于违约行为,此时可以先自行或委托律师发函催告其支付,并可主张违约金。对方仍不还款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同时要求其承担违约金、资金占用费等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
96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