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劳动仲裁时效,劳动者提出辞职,单位是否可以要求单位给予补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自你实际工作之日起就已经与单位建立了合法的劳动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与调整,各方应该履行劳动合同约定并遵守法律规定。2.因为超过了仲裁时效,你只能主张与该企业建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单位不得无故辞退你。3.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4.单位只有在法定情形才能解雇员工:(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5.只有你出现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或者公司证明你不胜任工作才能让你离开单位,否则属于违法行为。不符合上述条件单位辞退你,你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7.劳动纠纷,可以协商沟通解决,不能调解解决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情况下不能采用口头形式辞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比如没有签订拖欠劳动报酬的,没有缴纳社会保险的,没有提供必要劳动条件的,你就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限于书面形式,也不用提前1个月。
主动离职无补偿。用人单位无过错,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 十七、三十八条规定,转正后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办理离职手续,无补偿。
-
劳动者是否可以口头向单位辞职
一般情况下不能采用口头形式辞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比如没有签订拖欠劳动报酬的,没有缴纳社会保险的,没有提供必要劳动条件的,你就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限于书面形式,也不
2020.12.25 219
-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劳动者提出辞职,单位是否可以要求单位给予补偿
1.自你实际工作之日起就已经与单位建立了合法的劳动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与调整,各方应该履行劳动合同约定并遵守法律规定。2.因为超过了仲裁时效,你只能主张与该企业建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单位不得无
2022-04-09 15,340 -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劳动者提出辞职,单位是否可以要求单
1.自你实际工作之日起就已经与单位建立了合法的劳动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与调整,各方应该履行劳动合同约定并遵守法律规定。2.因为超过了仲裁时效,你只能主张与该企业建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单位不得无
2022-04-07 15,340 -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劳动者提出辞职,单位是否可以要求
1.自你实际工作之日起就已经与单位建立了合法的劳动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与调整,各方应该履行劳动合同约定并遵守法律规定。2.因为超过了仲裁时效,你只能主张与该企业建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单位不得无
2022-04-01 15,340 -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劳动者提出离职,单位是否可以要求
1.自你实际工作之日起就已经与单位建立了合法的劳动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与调整,各方应该履行劳动合同约定并遵守法律规定。2.因为超过了仲裁时效,你只能主张与该企业建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单位不得无
2022-04-08 15,340
-
01:03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怎么补偿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的补偿如下: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后的补偿是由单位依法在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
6,870 2022.04.17 -
00:55
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
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一般会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时间来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给劳动者。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
1,864 2022.04.17 -
01:20
劳动仲裁时效
首先要明确一点,劳动仲裁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仲裁的时效有如下几种情况: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不受
11,07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