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城市规划由哪个机关编制和审批合并后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本市城乡规划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和审批:(一)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由鞍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二)海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由海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鞍山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三)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后,报鞍山市人民政府审批,报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四)县(市)域内的其他镇总体规划和乡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后,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报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的总体规划,还应当报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五)省、市、县(市)人民政府确定应当制定村庄规划区域内的村庄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报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六)分区规划由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七)市域内跨县(市)区的城乡规划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需要报省人民政府审批的,由市人民政府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审议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八)县(市)域内跨镇(乡)的城乡规划由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需要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的,由县(市)人民政府提请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审议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九)鞍山市城市规划区、海城市城市规划区以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规划区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本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其他镇(乡)规划区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报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备案;(十)涉及空间布局和用地需求的各种专项规划由有关专业主管部门会同本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行业规划,涉及城乡规划的,应当征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意见;(十一)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由县(市)域内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鞍山市城市规划由哪个机关编制和审批
本市城乡规划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和审批:(一)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由鞍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二)海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由海城市人民
2022-03-15 15,340 -
鞍山市城乡规划由谁组织编制
本市城乡规划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和审批:(一)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由鞍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二)海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由海城市人民
2022-03-07 15,340 -
合肥市城市规划由谁编制
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法
2022-03-16 15,340 -
南宁市城市规划由哪里编制
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专业规划由有关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后,纳入城市总体
2022-03-22 15,340
-
01:23
社保两地缴费可以合并到一个城市吗社保两地缴费可以合并到一个城市。不过我国目前的社保还没有实现全国的统筹,如果在不同城市都有缴纳社保无法自动合并,所以在退休之前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即可。养老保险缴纳年限。根据人社部规定,参保人在两地以上同时存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或重复缴纳基本养
14,770 2022.04.17 -
00:55
两个市的医保怎么合并两个市的医保的合并流程如下: 1、打开支付宝,在首页点击市民中心; 2、进入市民中心页面,点击右上角社保; 3、在社保办理选项下点击社保转移申请即可。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的社保缴费记录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某些省会城市
29,807 2022.06.22 -
01:20
有权扣划的机关有哪些有权扣划的机关有: 1、法院; 2、税务机关; 3、海关。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有权冻结扣划的机关是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明确规定,有权查询、冻结、扣划单位或个人在金融机构存款的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及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按照现
15,86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