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手机侵占立案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捡到价值不满人民币10000元(不满足:”数额较大“)的手机,一般情况下都不犯法。 2、捡到手机有归还失主的义务。失主没有向你索要,你可以交给公安机关。当失主向你索要时,有归还的义务,如果不归还,会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 3、如果你有代为失主保管意思,并进行了失物招领,当失主取得手机时,你可以以“无因管理”要求失主支付必要的管理费用。 4、当你捡到手机价值人民币10000元以上(数额较大),如果你不归还,会涉及到刑事责任:侵占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需要根据手机的价值判断。侵占罪的起点数额是指构成侵占罪所需行为对象的最低价值,它是侵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由违法向犯罪过渡的分界点。依规定,侵占罪需侵占数额较大的财物方可构成,那么如何确定数额较大的起点呢有人认为,数额较大应参照盗窃罪的起点数额为宜,有人认为起点数额可以参照贪污罪。
在饭店空座位上“捡到”手机,手机属于主人遗忘物的,不构成盗窃罪;并非遗忘物的,有可能涉嫌盗窃罪。饭店空座位上的手机,持有人已经离去,旁边座位上并无同行人的,属于遗忘物,当事人捡到,不是盗窃,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丢失手机的人。但手机虽然放置在空座位上,主人并未离去,而是在旁坐,或者同行人在旁,主人临时离开的,趁主人或者旁人不备取走手机,不是捡到,是窃取,涉嫌盗窃罪。
-
侵占案件立案标准
侵占案件立案标准: 1、非法占有别人财产,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款;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占有别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按照前款的规
2022.04.13 319 -
侵占罪立案标准
侵占罪侵占数额2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侵占数额2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的。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需当事人自己去法院起诉法院才予以立案审理,如果当事人本身没有告诉,则不予以处理。
2020.02.14 215 -
侵占罪立案标准:
立案标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就构成犯罪。犯本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是罚金。如果是数额巨大的话,会被判处二至五年之间的有期徒刑,加处罚金。
2020.01.17 147
-
捡到手机被盗立案标准
我认为捡到手机后盗打电话的行为属于盗窃,鉴于数额较少,公安机关应当立案,给与治安处罚。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
2022-02-06 15,340 -
侵占他人手机立案标准
看当时手机的定性,是遗失物还是遗忘物、或者是有主物。遗失物的,属于不当得利,民事案件;遗忘物的,如果拒不交出,属于侵占行为,是否构成侵占罪,看本省的侵占罪追诉标准,如果是辽宁省,1万元以上才是侵占罪,
2022-03-19 15,340 -
捡到手机不还是侵占罪吗
捡手机不还涉嫌侵占罪。这个问题曾经今晚报记者咨询过相关问题。读者胡先生:前几天我不慎丢失了手机,发现之后立刻把电话打了回去,但关机了。后来我发短信与捡到手机的人取得联系,对方要求我支付一定费用才肯还我
2022-02-11 15,340 -
捡到手机不还是否构成侵占罪
不构成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
2022-03-29 15,340
-
01:05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为: 1、侵占他人公私财物达到一定数额,将构成犯罪。我国各省市规定的侵占罪数额标准有所不同
3,860 2022.04.17 -
01:25
职务侵占立案标准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
5,523 2022.05.11 -
01:01
职务侵占的立案标准根据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企业、公司或其他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所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金额在5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应予以立案;该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包含企业、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3,73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