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离婚怎样去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一,你起诉离婚要到被告住所地起诉。第二,诉讼离婚需要两份民事起诉状、结婚证原件、你的身份证两面复印件一份、户籍证明一份、财产清单及财产证据等。第三,孩子的抚养原则上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女方抚养,十周岁以上的孩子征求孩子的意见,两周岁以上十周岁以下的孩子以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原则判决由一方抚养,故你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就要举证证明你抚养孩子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孩子一直和你一起生活或是与你的父母一起生活,这样改变孩子的生活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的,男方有不良嗜好或是生活作风等有问题,男方生活漂泊收入不稳定等。抚养费按对方工资收入的20%到30%按月支付的。第三,财产会依法分割的。第四,一审审理期限为六个月,一般情况下离婚案件两三个月就审结了。第五,如果房子登记在他人名下,那你无权分割房子,但有证据证明房款是你们出的,可以分割房款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证明自己的文化素养、经济条件等基本条件优于对方;证明对方有不良习惯;证明自己已经做了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无法生育;证明孩子长期跟随自己的生活,改变生活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离婚后可以收集以下证据,然后向人民法院起诉: 1、孩子生活、就学状况的证据。上学方便、教育资源优质。 2、父母双方的经济收入。可以是工资收入、教育程度差异不明显。一方的教育思想理念更易被孩子接受; 3、基于身体条件、状况的取证。如果一方有父母的帮衬,可能更好争取抚养权。
-
怎样去争取孩子抚养权?
1、突出自身经济条件方面的优越; 2、突出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3、突出自己以及家人能给予孩子更多陪伴和照顾的证据; 4、展示孩子想要与自己生活的意见的证据; 5、提交对方不适合抚养孩子的证据。
2021.01.12 135 -
怎样去争取孩子抚养权
争取孩子抚养权应当证明自己抚养孩子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可以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取证: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 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取证,包括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收入状况、居住条件、文化程度、性格修养等,通过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突出
2021.01.08 100 -
离婚孩子判给了我想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怎么写
起诉状内容包括: (1)原、被告的个人信息:姓名、年龄、住址、联系方式、工作单位; (2)诉讼请求:判决原、被告离婚、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婚生子(女)XX由原(被)告抚养、案件受理费由双方(被告)承担; (3)事实和理由。 起诉离婚孩子抚
2021.04.21 227
-
离婚该怎样争取抚养权,我很想要孩子的抚养权,我要该怎样去争取
可以协商抚养权,如果协商不成的,可提供证据材料证明孩子由你抚养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一般两周岁以下的由女方抚养。
2022-08-24 15,340 -
离婚怎么样争取抚养权,我很想要孩子的抚养权,我要怎么样去争取
可以协商抚养权,如果协商不成的,可提供证据材料证明孩子由你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一般两周岁以下的由女方抚养。
2022-08-30 15,340 -
离婚怎么争取抚养权,我很想要孩子的抚养权,我要怎么去争取
可以协商抚养权,如果协商不成的,可提供证据材料证明孩子由你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一般两周岁以下的由女方抚养。
2022-08-30 15,340 -
我想离婚怎样才能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想要争取子女的抚养权,需要从以下方面收集证据,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一)证明自己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 (二)证明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 (三)另一
2022-04-17 15,340
-
01:01
离婚怎样争取小孩的抚养权离婚争取小孩的抚养权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要同时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利益两方面的要求。在具体的审理过程中,法院会询问双方带孩子的情况,以此来判断双方照顾孩子的情况和对孩子的了解程度。法院会审查双方的收入情况,工作情况,居住
673 2022.10.08 -
00:48
离婚孩子的抚养权怎么争取离婚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可以看是否存在以下情形: 1、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是有其他疾病,那么获得子女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低。因为会对子女会有不利的影响; 2、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可能成为法院判决子女抚养权的不利考虑因素; 3、如果一
519 2022.06.15 -
00:59
离婚怎么争取孩子抚养权离婚争取子女抚养权的方法有: 1、处于哺乳期内的婴儿,小孩的抚养权应当为母亲一方抚养,这点对于女方争取抚养权有利; 2、证明自己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已经丧失生育能力的情况,争取抚养权更有利; 3、证明自己有长期稳定的工作收入,经济条件较好,能给
2,37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