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人员买卖假币的犯罪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本条规定,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在上述处刑规定中,对应出售、购买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罪的数额要求,本罪的“数额巨大”也应指币值3万元以上或者币量3000张以上。其他严重情节主要指以下情形: (1)共同犯罪的主犯; (2)购买伪造的货币后投入市场流通的; (3)以前因犯本罪受过刑事处罚又实施本罪的。情节较轻一般是指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属于共同犯罪的从犯,没有造成什么危害结果的发生等情况。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依相关规定,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的处罚标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如何处罚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的处罚标准是: 1、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
2022.04.14 316 -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的处罚和量刑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所谓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我国已形成以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体系。其中商业银行主要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
2020.06.04 182 -
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货币的处罚
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
2020.12.08 123
-
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犯罪处罚
如果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利用职位上的便利,用伪造的货币兑换货币,总面额在2000元以上或货币量在200张(张)以上,应立案追诉。
2021-10-11 15,340 -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处罚
如果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利用职位上的便利,用伪造的货币兑换货币,总面额在2000元以上或货币量在200张(张)以上,应立案追诉。
2021-10-10 15,340 -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怎样处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换取货币的行为还同时侵犯了金融机构的正常活动,具有一定的渎职性。由于本罪主体的特殊性,因而本罪对国家货币管理制度的危害比一般
2021-05-17 15,340 -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怎么处罚?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假币换取货币,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或者币量在四百张
2021-06-23 15,340
-
00:57
走私假币罪如何处罚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走私假币罪的,依法可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行为人的财产,同时具有以下严重情节的,可在此量刑的幅度内进行量刑: 1、行为人走私或伪造假币的总金额达5000元以上不足50000元,或假币数
1,383 2022.04.17 -
01:14
持有、使用假币罪如何处罚对于行为人犯持有、使用假币罪的,依法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涉嫌金额巨大的,依法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涉嫌金额特别巨大的,依法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
1,147 2022.04.17 -
01:08
故意使用假币怎么处罚行为人明知自己持有的是假币,仍然使用假币的话,根据其使用数额的多少,决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一般来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故意使用假币的数额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就会被认为构成刑事犯罪,需要接受刑事处罚。此时,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3年以下
2,65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