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险人因他人过错受到损失的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补偿原则,是指被保险人所获得的赔偿不得超过其所受到的损失,被保险人不能因保险关系而取得额外利益。因此,如果被保险人因他人过错遭到损失,在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后,就不能再向第三者索赔,而应当将向第三者的索赔权转让给保险公司。一般而言,补偿原则是财产保险合同理赔时最明显的原则之一。但是,人的生命和健康是难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法律规定对人身保险可以重复投保,也允许权利人得到多份保险金,而且如果被保险人因他人过错遭到损失,在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后,并不影响其再向第三者行使索赔的权利,反之亦是如此。对此,我国《保险法》第68条就明确规定:“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但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即使是无偿的委托合同,受托人一样要尽到委托注意义务,不得故意或者过失的损害委托人或者第三人(你这里的致第三人损害实质上也就对委托人造成了损害),只是注意义务没有有偿委托合同所要求的高。
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确定。如何具体计算专利权人因他人侵权所受的损失,对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的计算方法为:因侵权人的侵权产品(包括使用他人专利方法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使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的销售量下降,其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利润所得之积,即为专利权人的实际经济损失。
-
无因管理造成他人损失
无因管理人造成他人损害的要赔偿,因为即便是在无因管理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也是一种侵权行为。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进行管理或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2021.03.24 424 -
机动车因什么原因受到损失可以得到保险?
碰撞、倾覆;火灾、爆炸;外界物体倒塌或坠落、保险车辆行驶中平行坠落;雷击、暴风、龙卷风、暴雨、洪水、海啸、地陷、冰陷、崖崩、雪崩、雹灾、泥石流、滑坡; 载运保险车辆的渡船遭受自然灾害。
2020.09.24 220 -
因公证处的过错遭受损失可否请求赔偿
因公证处的过错遭受损失的可以请求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规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这不仅是当事人的权利,也是
2022.04.14 795
-
被保险人因他人过错遭受损失,获得保险公司的补偿的,应如何处理?
补偿原则,是指被保险人所获得的赔偿不得超过其所受到的损失,被保险人不能因保险关系而取得额外利益。因此,如果被保险人因他人过错遭到损失,在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后,就不能再向第三者索赔,而应当将向第三者的索
2022-04-09 15,340 -
被保险人因他人过错遭到损失,获得保险公司的补偿的,应如何处理?
补偿原则,是指被保险人所获得的赔偿不得超过其所受到的损失,被保险人不能因保险关系而取得额外利益。因此,如果被保险人因他人过错遭到损失,在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后,就不能再向第三者索赔,而应当将向第三者的索
2022-04-09 15,340 -
请问被保险人因他人过错遭到损失,获得保险公司的补偿的,应如何处理?
补偿原则,是指被保险人所获得的赔偿不得超过其所受到的损失,被保险人不能因保险关系而取得额外利益。因此,如果被保险人因他人过错遭到损失,在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后,就不能再向第三者索赔,而应当将向第三者的索
2022-04-27 15,340 -
因受托人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该怎么赔偿?
受托人的过错应当赔偿给客户造成的损害,但一般仅限于有偿合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履行有偿委托合同时,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021-12-29 15,340
-
01:08
因盗窃罪被刑事拘留家人怎么处理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所以,因盗窃罪被刑事拘留的,家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因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
3,270 2022.10.05 -
00:56
失业保险金申请错了怎么取消失业保险金申请错了,可以申请撤销。失业补助金的撤销,可以去当地的社保窗口办理。目前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网上申领全国统一入口已开通。参保失业人员可以登陆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或者通过电子社保卡渠道申领。失业保险金一般是指,失业保险经办机
8,767 2022.05.11 -
00:55
辱骂他人派出所怎么处理辱骂他人派出所的处理如下:派出所因骂人引起纠纷也以调解为主。对于这种民事纠纷形成的吵架行为,用批评教育、引导双方当事人赔礼道歉等方式化解更妥当,最多使用警告、罚款等处罚,直接用拘留方式难以为民众接受。如果没有办法调解好,还是需要执行拘留处罚
11,65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