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到法院起诉离婚要带什么证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你有对方实施家庭暴力的证据,那么在起诉离婚时可以要求对方给予损害赔偿。 在提起离婚的诉讼中,最重要的就是收集相关的证据了。如: 1、证人证言。发生家庭暴力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人员目睹到,比如说小区的保安,比如说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家中的朋友还有保姆或者是邻居等等。如果这些人曾经亲眼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发生,那么可以尽可能早的和他们做一些沟通工作,或者委托律师以调查笔录的方式向证人进行取证。 2、报警记录。如果家庭暴力发生后,曾经报过警,那么警方那里会有出警记录,通常警方对家庭暴力的处理会有一整套法定的程序,警方通常会在派出所对施暴者和受害人分别进行问话,并制作笔录。 3、验伤报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治疗的凭据。如果受害人受伤了应当由公安机关出具法医鉴定的介绍信,对伤情进行司法鉴定,同时受害者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那么治疗时还会有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的收据以及病例。这些书证都应当好好的保留,包括受害人后期的持续性治疗,有关书证也应当妥善的保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家庭暴力起诉离婚需要的证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有以下证据:受害方在遭受家庭暴力后的报警记录、伤情鉴定结果、病历记录或照片或者施暴一方的书面保证或有关录音等。对于一方有家庭暴力导致双方离婚的。法律规定无过错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女方起诉离婚,男方家庭暴力的证据有:可以向当地的妇联寻求帮助,保留妇联出面调查的证据或书面记录等;可以向当地的派出所报案,要求其对夫妻作笔录,若有伤情可要求进行伤情鉴定;可以向当地的街道、居委会寻求帮助,必要可由他们出具书面证明证实存在家庭暴力的情况。
-
-
婚姻家庭暴力起诉要什么证据
婚姻家庭暴力起诉需要的证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主要包括:受害方在遭受家庭暴力后的报警记录、伤情鉴定结果、病历记录或照片或者施暴一方的书面保证或有关录音等。法律规定一方有家庭暴力导致双方离婚的。无过错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而能证明对方有家暴行为
2022.04.13 300 -
因家庭暴力起诉离婚需要什么证据
具体而言,家暴离婚时需要如下证据: 1、报警记录。 这个报警行为可以是受害人自己做出的,也可以是听到或是见到家庭暴力的邻居做出的。 2、验伤报告。 家庭暴力一般要求造成轻微伤以上结果,因此家庭暴力的验伤报告也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3、证人证言
2021.01.27 169
-
家庭暴力起诉离婚要什么证据?
关于家暴诉讼离婚证据手机如下:1、证人证言。发生家庭暴力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人员目睹到,比如说小区的保安,比如说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家中的朋友还有保姆或者是邻居等等。如果这些人曾经亲眼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发生,那
2022-04-01 15,340 -
起诉家庭暴力需要带些什么证据
家庭暴力如果你想起诉离婚告他家庭暴力,必须有他打你的证据,虽然没有严重到去医院看,但是你的照片上所显示的红肿青紫是证据。也可以通过法医学鉴定获得证据。一般有周围邻居的证言及伤情鉴定就可以主张。另外共同
2021-10-22 15,340 -
家庭暴力,向法院起诉离婚要哪些证据?
准备家庭暴力起诉离婚所需要的证据 这里所讲的证据主要是指,家庭暴力证据、结婚证、身份证、孩子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和复印件,相关财产方面的证据,包括房产证等的原件和复印件。 三、拿着之前准备好的起诉状2份
2022-04-03 15,340 -
家庭暴力起诉离婚需要什么证据?
起诉离婚的有效证据: 1、证人证言。发生家庭暴力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人员目睹到,比如说小区的保安,比如说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家中的朋友还有保姆或者是邻居等等。如果这些人曾经亲眼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发生,那么可以尽
2022-04-09 15,340
-
01:03
家庭暴力离婚怎么起诉家庭暴力起诉离婚的步骤如下: 1、撰写起诉状,起诉状中写明原被告基本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和证据等等,请求法院判决离婚并支付离婚损害赔偿; 2、带着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到法院立案; 3、法院会进行离婚调解,如果调解成功的送达调解书,调解不成功
622 2022.06.01 -
01:11
法院起诉离婚要带什么起诉离婚需要的材料有起诉状、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及其复印件、户口本及其复印件、结婚证及其复印件和相关证据材料等。其中,起诉状中需要包含当事人双方的身份信息,比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等,还应当包含起诉一方的请求与理由,请求主要围绕夫
2,355 2022.04.17 -
01:24
家庭暴力离婚怎么取证家庭暴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取证:1、报警并保留警方立案或处理记录。如果家庭暴力致人受伤的,即使构成轻微伤,警方也应当进行处理,并对施暴者处以行政处罚;如果构成轻伤及以上伤害的,公安机关应以故意伤害罪立案侦查。2、医院病历等医疗记录,证明自己
85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