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原告主体资格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被告A在某行办理了银行信用卡,被告开卡消费后,对信用卡用款一直不予清偿,至2009年9月9日时已发生欠款本息共计34273.83元,经原告多次催收,被告A仍不归还,原告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支付信用卡欠款共计34273.83元,其中本金21869,.6元,利息和其他费用12404.23元;利息、滞纳金等其他费用按双方签订的《客户协议》的规定结算至清偿之日止。法院最终判决判决被告A偿还欠款本金21869.6元、超额费用200元及截至2010年9月9日的利息7839.17元、延滞金4365.06元,共计34273.83元,并按照双方之间的客户协议的约定支付2010年9月10日起至该判决确定还款之日止的利息和滞纳金,于判决生效后10内付清。如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29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事诉讼中原告资格,指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特定诉讼主体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所具有的法律地位或充当的法律身份.民事诉讼中对原告资格规定为: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被告; 3、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涉外民事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是什么?
一、当事人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当事人必须是发生民事争议一方,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如借贷纠纷案件,案件的诉讼主体必然是债权人或债务人或与债权债务有利关系的第三人。 二、当事人必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凡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而是以他人的名义
2020.07.28 158 -
行政诉讼上原告主体资格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2、认定条件:主体条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主张的权益是合法权益。主张的权益受到损
2020.01.24 157
-
民事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我国《著作权法》第八条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
2022-04-21 15,340 -
民事诉讼中原告主体资格如何确认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第四十九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
2022-02-14 15,340 -
民事诉讼原告资格
民事诉讼中原告资格,指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特定诉讼主体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所具有的法律地位或充当的法律身份.民事诉讼中对原告资格规定为: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
2021-12-19 15,340 -
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
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现简要介绍如下:首先,行政诉讼原告必须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次,以下情形可以作为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判断标准
2022-06-11 15,340
-
01:12
诉讼主体是什么意思
诉讼主体简单来说是有权提起诉讼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诉讼理论中,通常指在民事诉讼中有权进行使包括诉讼程序发生、变更和消灭的诉讼行为这些权利的组织或个人。包括在诉讼中行使审判职能的人民法院,和为维护自身权益参加诉讼,与诉讼结果存在直接利害关系
3,583 2022.04.17 -
00:57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有什么后果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一般有以下的两个后果,具体如下:1、如果被告拒不到庭应诉,也就意味着被告已经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审理,甚至还可以作出缺席判决;2、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进行调解
4,944 2022.05.11 -
01:08
民事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一般有以下的5个步骤:1、起诉方需要撰写民事起诉状,根据被告的人数提供起诉状的副本;2、起诉状准备好后,起诉方需要到管辖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审核收到的资料和证件,符合条件的,会发放立案通知书。起诉方需要到立案庭预交
8,57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