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孕妇离职就可以不报工资吗

孕妇离职就可以不报工资吗

2023-01-11 11:1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安徽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1-11回复

即使因为孕妇怀孕离职,也不应该扣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孕妇可以离婚。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律师普法更多>>
  • 孕妇离职工资怎么算
    孕妇离职工资怎么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0.11.04 165
  • 孕妇可以离婚吗孕妇能不能离婚
    孕妇可以离婚吗孕妇能不能离婚

    孕妇可以提出离婚吗: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如果怀孕因女方与他人通奸导致怀孕,男方提出离婚的,男女双方可以相互协商,直到双方都自愿离婚时,就可以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手续。

    2021.02.26 280
  • 孕妇可以辞职吗?
    孕妇可以辞职吗?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因此,怀孕女职工可以主动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020.04.10 466
专业问答更多>>
  • 因为是孕妇,产妇就可以不给工种报酬吗

    因为是孕妇,产妇不可以不给工种报酬。根据法律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2022-05-16 15,340
  • 孕妇可以急离工资吗

    最好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员工主动提出辞职的,没有经济补偿。

    2022-10-29 15,340
  • 孕妇离职扣工资吗?

    即使因为孕妇怀孕离职,也不应该扣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

    2022-04-24 15,340
  • 孕妇离职有工资吗

    即使因为孕妇怀孕离职,也不应该扣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

    2022-04-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孕妇可以离婚吗 01:23
    孕妇可以离婚吗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而如果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判决。 离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协议离婚,即女方的怀孕期间提出离婚的,男方同意后,双方可以通过

    2,366 2022.04.17
  • 欠工资不给可以报警吗 01:23
    欠工资不给可以报警吗

    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员工遇到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直接报警,但是处理效率较低;建议员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调解;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无需上交费用,也不用请律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

    7,046 2022.04.17
  • 辞退孕妇需要赔偿三期工资吗 01:07
    辞退孕妇需要赔偿三期工资吗

    辞退孕妇不需要赔偿三期工资。一般都是会按双倍的经济补偿金来进行支付,一般给予劳动者的赔偿是每工作一年就会支付二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如果没有满一年但满了半年以上也会按二个月的工资来进行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

    8,590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