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算哪一条的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十四条、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六条可以得知,以下两种情况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是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在劳动关系建立满一月后第二日起至满一年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超过一年则视为已经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无需再支付双倍工资。即用人单位最多应当支付不超过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之后满一年之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在劳动关系建立一个月之后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前一日此期间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 2、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支付双倍工资。此时,支付双倍工资不受十一个月的时间限制,只要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均可提出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才适用双倍工资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才适用双倍工资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吗?
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情形: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020.09.11 197 -
劳动者该怎么请求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才适用双倍工资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
2020.01.09 140
-
公司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要支付什么样的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有以下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
2021-12-20 15,340 -
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对于用人单位不按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
2022-04-01 15,340 -
公司不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仲裁有时效吗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双倍工资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中止的,自中止时效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
2021-11-06 15,340 -
劳动者在哪些情况下,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工伤赔偿怎么计算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2022-01-07 15,340
-
00:50
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支付几倍工资
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应当支付两倍工资。用人单证招录劳动者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两倍工资的时间应当从用工的第二
2,987 2022.04.17 -
00:59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主动表示不续签原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
1,595 2022.04.17 -
01:03
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如下: 1、在试用期间经过培训、学习仍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的,例如泄露了保密的内容; 3、存在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失职行为,给用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 4、同时与其他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4,02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