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公证以后就可以确保是合同所有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证是国家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某种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及法律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非诉讼活动。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及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因此,房屋补偿安置协议一经公证,就具有相当强的证明力,一旦产生拆迁纠纷进入诉讼程序,拆迁协议就能被直接认定为证据。拆迁协议的公证分两种,一种是非强制公证,另一种是强制公证。在自愿公证的情况下,公证不是房屋拆迁合同的生效要件,公证只起着证明房屋拆迁合同真实性及合法性的效力,房屋拆迁合同是否公证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在强制公证的情况下,公证不仅起着房屋拆迁合同证据效力的作用,而且是房屋拆迁合同的生效要件,是法律对当事人意愿的限制。在办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公证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代管的房屋需要拆迁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必须办理公证,否则不能生效。主要是因为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房屋拆迁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是房屋拆迁的行政管理部门;二是房屋拆迁的被拆迁人。作为行政机关,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对拆迁人可以行使行政管理权,双方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作为被拆迁人,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房屋拆迁合同的当事人,是拆迁人给予拆迁补偿的对象,双方是平等的关系。为避免发生争议时,防止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以权压人,保护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拆迁协议内容的公正,因此必须办理房屋拆迁协议公证,而且拆迁时还须办理证据保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证不可以证明房产所有权,办理公证只是证明合同有效,不能证明房产归谁。公证是证明的活动。不能证明房屋所有权。房产权是用房产证证明,不是公证证明。
房屋买卖合同有效不能确认房屋所有权。我国法律规定,房屋作为不动产,物权变更需要进行登记,只有到房屋登记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发放不动产产权证书才能证明房屋物权的归属。
-
房屋购房合同可以公证吗
按揭房购房合同不可以做公证。按揭房,是指上家通过按揭购买、贷款尚未还清的商品房,产权人不得擅自出售按揭房,按揭房购房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按揭房购房合同不可以做公证。
2020.11.11 167 -
婚前公证婚后房屋归个人所有可以吗?
婚前公证婚后房屋归个人所有是可以的。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一、二款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
2021.02.12 99
-
房屋公证后就可以确保是合同所有吗?
公证是国家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某种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及法律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非诉讼活动。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及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因此,房屋补偿
2022-04-09 15,340 -
房产证公证后就可以确保是合同所有吗?
公证是国家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某种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及法律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非诉讼活动。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及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因此,房屋补偿
2022-04-07 15,340 -
私下房屋公证后就可以是合同所有了吗
公证是国家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某种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及法律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非诉讼活动。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及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因此,房屋补偿
2022-04-08 15,340 -
房屋所有权确认书可以公证吗?
房产公证,是一项常见的公证业务,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兴起,房产公证的业务正在不断拓展。目前几项主要的房产公证包括:房地产合作开发合同、房地产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商品房预售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房地产买卖合
2022-04-07 15,340
-
01:11
签了房屋合同可以退吗
签了房屋合同,一般情况下都不能退。房屋合同主要包括了,房屋买卖合同以及房屋租赁合同。二者都是典型合同的一种,因此需要遵守民法典有关合同的规定。具体来说,无论是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还是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合同订立之后就会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没有约定
2,106 2022.04.15 -
01:21
办了房产证合同就收回了吗
房屋买卖合同需要网签,网签后的房屋买卖合同自动在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备案,在办理房产证时,需要提供网签的房屋买卖合同,但一般并不会被收回,而是在审查后返还给买卖双方,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仅保留复印件。通常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合同条款中也会约定
7,532 2022.04.17 -
01:21
房屋赠与合同可以撤销吗
房屋赠与合同,如果涉及法定可以撤销的情形,当然可以撤销。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就包括了:1、一方存在胁迫的行为,导致赠与合同的订立;2、一方存在欺诈的行为,导致赠与合同的订立;3、赠与合同双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4、赠与合同
2,19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