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违反劳动合同的规定应采取什么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当然如果是你的过错单位也有权利和你接触合同且不支付补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应赔偿劳动者的损失范围如下: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4、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5、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签了劳动合同后员工违约的话公司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要求职工支付违约金,但这里的员工违约,不能说是提前离职了就算是违约,劳动合同法当中职工要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形只有两种,一种是出卖了公司的商业秘密,第二种是服务期内就要离职的。
-
员工违反《劳动合同法》应该怎么赔偿?
1,个人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赔偿包括,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一定额度的违约金。同时,从事保密行业的劳动者需要同用人单位签订相关知识产权以及商业机密的保密事项条例。此外,从事部分特殊行业的劳动者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相同行业。 2,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
2020.10.20 679 -
员工违反劳动合同自离
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就私自离职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就算是单位没有和员工签劳动合同,但是员工也要按照正常的离职程序,提前一个月告知用人单位,并且办理工作的交接,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才方便于日后维权。如果员工私自离职,将会使自己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2020.09.13 501 -
采购未签订合同违反什么规定
采购未签订合同不违反规定。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三十日内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中标、成交通知书对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均具有法律效力。买、卖双方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
2021.12.13 5,546
-
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采取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
2022-05-09 15,340 -
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规定制定,发现员工违反劳动规定,应该怎么处理
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存在违法,侵犯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时,应当收集如劳动合同、工资条、打开记录、工作记录等材料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到劳
2022-03-14 15,340 -
违反劳动合同的规定员工怎么解除劳动合同
因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必支付补偿金。但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达到”严重“程度,且规章制度要经过员工讨论并明示的才有效,否则用人单位还是要支付补偿的。以下是《劳动合同法
2022-04-21 15,340 -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
2022-04-23 15,340
-
00:55
员工劳动合同怎么写员工的劳动合同,应当写上以下必备内容:1、员工的姓名、住址等个人基本信息;2、用人单位的名称、住址等基本信息;3、员工工作的内容、地点、时间以及休息休假问题;4、劳动期限以及劳动报酬;5、社会保险的交纳等内容;6、员工劳动保护、劳动条件以及
3,041 2022.05.11 -
01:00
合同的订立采取什么方式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订立合同的方式主要有:采取邀约和承诺方式两种;要约通常是一方当事人希望和他人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应该具备的条件有:内容要明确并且具体、必须是特定人所为的意思表示;要约必须要向相对人发出、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
2,46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