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拆迁拆迁时承租人有权给承租人找物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租赁的商铺面临拆迁的,停产会停业的损失应该由征收拆迁人对承租人进行补偿。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在拆迁时,对于商品房的承租人,其合法权益也应当进行保护,但这种保护不是直接进行干预,因拆迁引发的民事争议是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争议,是主法律关系;而被拆迁人和承租人的争议属于从法律关系,拆迁人应当直接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被拆迁人同时应当妥善解决承租合同的问题。因被拆迁人与承租人协商不妥,造成强制拆迁的不在少数。一般情况下,拆迁人直接与房屋所有权人进行协商洽谈,并不与承租人进行协商,导致承租人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保护。有些承租人以为只要拒不搬迁,强硬到底,拆迁人就奈何不得,其实,这种作法并不可取。因为如果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即房屋所有权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拆迁人即有权对房屋实施拆迁,如承租人拒不配合,可能会面临强迁。所以,承租人可以直接就承租合同纠纷问题以房屋所有权人为被告,以拆迁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这样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冻结拆迁人应当给付的补偿款,拆迁人和拆迁管理部门不能将补偿款直接给付承租人。然后由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商品房的承租人应当及时进行证据保全,以备发生争议时保留相关证据。
-
企业承租人拆迁有补偿权吗
企业作为被拆迁人时,可以获得的补偿包括:因搬迁而发生损失的机器设备而生的补偿,无法搬迁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地上附着物等;停产停业损失(实际经营损失,及可预期经营损失)和拆迁补偿费用(搬迁所产生的各种费用)。但是如果企业并非建筑物所有权人,
2022.04.13 296 -
租赁的商铺拆迁了,房东与承租人怎么分配拆迁款
租赁的商铺拆迁了,承租人无权分配拆迁款,拆迁款属于房东的,但房东需要赔偿承租人因拆迁而遭受的停产停业损失。拆迁补偿、产权置换的房屋归商铺的所有权人。
2020.03.01 115 -
商铺拆迁承租人的损失谁赔偿
一、商铺拆迁承租人的损失由谁赔偿? 在商铺拆迁后,房东是要承担承租方的损失的。 如果遇到此类事件,只要符合相关条件的承租人可以获得拆迁补偿,即1承租人具有合法营业执照,2承租人正常纳税,3承租人在承租期内,4租赁的房屋是合法建筑。承租人符合
2023.11.30 665
-
承租人承租商铺经营商铺拆迁的停产停业损失要给谁
依据《国有土地上》的规定,租赁的面临拆迁的,停产会停业的损失应该由征收拆迁人对承租人进行补偿。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
2022-08-31 15,340 -
承租人承租商铺拆迁的停产停业损失应该给谁
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租赁的商铺面临拆迁的,停产会停业的损失应该由征收拆迁人对承租人进行补偿。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
2023-05-06 15,340 -
商铺承租人拆迁怎么赔偿
拆迁补偿和赔偿主要是针对房屋的所有者进行的。你的商铺是租赁合同,你不是房屋的所有者拆迁办的赔偿应由出租人得到。但是你和出租人的合同未到期,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在履行,你们之间的合同可以终止。你可以
2022-03-23 15,340 -
承租人承租商铺经营商铺拆迁的停产停业损失应该给谁
依据《国有土地上》的规定,租赁的面临拆迁的,停产会停业的损失应该由征收拆迁人对承租人进行补偿。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
2022-08-31 15,340
-
00:52
租房拆迁有补偿吗租房拆迁有补偿。租房拆迁,承租人是有权利获得补偿的。因为政府的征收行为会影响承租人对于房屋的使用,拆除行为也会损毁室内改、扩建,增添的装饰物,这表明征收行为已经实质影响了承租人的合法权益。补偿的内容包括装修补偿费,搬家补助费,停产停业综合补
3,399 2022.05.11 -
01:16
拆迁人违约被拆迁人怎么维权在征收人和被征收人已经签订了《安置补偿协议》之后,若征收人没有按协议内容,履行其需要履行的义务,被征收人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被征收人可用以下这几种方法进行: 1、采用被征收人名义给征收人发送催告函,催告其尽快履行需要履行的义务;
1,016 2022.04.17 -
01:16
拆迁人违约被拆迁人如何维权拆迁人违约,被拆迁人维权的方法: 1、被拆迁人根据签订拆迁协议合同,确认对方存在违约的情况,房屋所有权人可以收集相应的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要求承当赔偿责任。 2、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
53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