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后人身损害赔偿协商无效该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协商无效的情况,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支付人身损害赔偿。 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去法院起诉立案需要有原告身份证明,起诉状,并预交诉讼费用。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因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健康权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侵权人还应该赔偿因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的财产权益所造成的损失。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如下: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人根据交通部门认定的责任,主张侵权人及其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2021.04.07 275 -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人根据交通部门认定的责任,主张侵权人及其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2021.01.03 176 -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责任划分如下: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 1.当事人负全部原因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当事人负主要原因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当事人负同等原因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当事人负次要原
2021.02.07 291
-
交通事故后人身损害赔偿该怎么赔
1、交通事故产生的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肇事车辆购买了车险的,先由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
2022-11-13 15,340 -
故意伤害人身损害赔偿协商无效应该怎么处理
协商无效的情况,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支付人身损害赔偿。 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去法院起诉立案需要有原告身份证明,起诉状,并预交诉讼费用。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
2022-04-27 15,340 -
故意伤害人身损害赔偿协商无效怎么处理?
协商无效的情况,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支付人身损害赔偿。 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去法院起诉立案需要有原告身份证明,起诉状,并预交诉讼费用。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
2022-04-19 15,340 -
故意伤害人身损害赔偿协商无效怎么处理
协商无效的情况,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支付人身损害赔偿。 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去法院起诉立案需要有原告身份证明,起诉状,并预交诉讼费用。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
2022-04-19 15,340
-
01:04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如何调解
面对交通事故带来的人身损害赔偿,受损害的一方可以选择通过调解的方式,来获得赔偿。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交通事故可以自行协商,也可以申请交警调解,或提交到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
1,549 2022.04.17 -
00:54
交通事故伤者出院后怎么协商赔偿
交通事故伤者出院后协商赔偿的,要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伤残等级鉴定书,再与对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只能诉讼解决。交通事故索赔都要以证据为依据,为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权益。出院后伤者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事故认定书;2、对方的驾驶证、身份证复
3,387 2022.05.11 -
01:27
人身损害拒不赔偿怎么办
人身损害对方拒不赔偿,作为被侵权的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作为被侵害权益的一方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诉讼时效。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一方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被侵害权益的一方应当在诉讼时效内向法院提起
1,77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