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因伤住院费用支付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被害人因事故受伤住院,住院费用按责任认定比例是要支付。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发生医疗费纠纷:首先是医疗机构要先抢救,其次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支付(1万元),也可以协商由对方先行垫付,当然己方也可以垫付,最后凭医院发票要求赔偿,如果对方垫付的,可以在以后赔偿款中扣除,都没有的,还可以申请救助基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受伤住院费谁垫付?通常由双方协商,如果有保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可以垫付抢救费用,没有保险的,抢救费用可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有以下情形之一时,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一、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 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
交通事故住院费用首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支付,也可以协商由对方先行垫付,当然己方也可以垫付,最后凭医院发票要求赔偿,如果对方垫付的,可以在以后赔偿款中扣除,都没有的,还可以申请救助基金。
-
-
交通事故受伤住院费由谁垫付
交通事故受伤住院费谁垫付,通常由双方协商。如果有保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可以垫付抢救费用,没有保险的,抢救费用可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
2021.04.25 309 -
交通事故住院费用由什么人先付
交通事故住院费用首先是医疗机构要先抢救,其次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支付,也可以协商由对方先行垫付,当然己方也可以垫付,最后凭医院发票要求赔偿,如果对方垫付的,可以在以后赔偿款中扣除,都没有的,还可以申请救助基金。
2020.09.04 99
-
交通事故伤者住院费用由谁支付
交通事故伤者住院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没有参保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 首先,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 其
2022-06-14 15,340 -
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住院费用由谁先付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
2022-03-14 15,340 -
交通事故受害人住院的护理费需要在院内支付吗
车祸护理费的计算标准1、护理费数额是按照护理人员的花费确定的,包括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护理期限。2、护理费的标准。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标准计算护理费;护理人员没有收入的或雇佣护工的
2022-04-06 15,340 -
交通事故中受伤住院费用谁出
委托鉴定。不能以保险公司为准。在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中,有没有交通专业律师代理,赔偿及责任承担差别很大,一起事故涉及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伤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二次
2022-03-17 15,340
-
01:55
交通事故住院费用一般由谁先付交通事故后,被害人的住院费用一般由驾驶人先行垫付,垫付后,交强险公司会核查事故现场,厘清事故责任后支付住院费用,如果有商业保险的,商业保险也会进行赔付。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交通事故的住院费用由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赔偿,不足的话,由商业保险
1,707 2021.03.24 -
01:21
交通事故对方不交住院费怎么办交通事故肇事方应该是要出医疗费的,如果肇事方不付的话,可以自己先垫付医疗费,事后再通过打官司等办法来要求对方赔偿医药费以及其他赔偿金。 法律未规定肇事方有先行垫付的义务。 交警不会确定赔偿金额,不会强迫肇事方垫付,只能组织双方调解,调解的基
2,380 2022.05.11 -
01:14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住院怎么赔付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则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限额先行赔偿,不够部分由肇事者承担。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营养费、交通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后期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被扶养人生活费、鉴定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费用。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的
2,77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