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人民法院钱不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强制执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人民法院判决后,欠债人仍不偿还借款,你即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进行执行,甚至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其处罚: 1、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3、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4、强制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5、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也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7、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所谓“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二、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三、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四、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五、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 六、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被执行人没有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就可以采取执行措施。法院可以采取的执行措施有: 1、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 2、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
强制执行后法院会采取哪些措施?
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财物;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2020.02.10 237 -
法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强制执行探望权
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强制执行探望权: 1、通过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执行和解协议,实现申请人的探望权; 2、幼儿园或居住地居委会协助未成年子女就读的学校实施探望权,实现申请执行人的探望权; 3、通过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实现申请执行人的探望
2022.04.14 526 -
哪些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020.11.28 284
-
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哪些强制执行措施?
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等财产情况。 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4、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5、强制被申请执行
2022-05-30 15,340 -
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哪些强制执行措施
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等财产情况。 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4、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5、强制被申请执行
2022-05-28 15,340 -
法院强制执行欠款不还要采取哪些措施
债务人不还债,债权人起诉后不还债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强制执行的常见措施有: 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2021-11-22 15,340 -
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的措施吗
强制执行也有管辖问题,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和调解书,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具有财产内容的刑事判决书和裁定书的执行,也由一审人民法院进行。人民法院作出的先予执行的裁定,由一审人民法院执
2022-02-04 15,340
-
01:11
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些行政强制措施有: 1、对人身自由的限制。 通常法律应该在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下予以行政主体对人身自由的限制权: 一是在醉酒、精神病发作等情况下,不管制不能避免对其本人的危险或这对他人的安全构成伤害威胁; 二是意欲自杀,没有管制不能保护其生命;
46,694 2022.04.15 -
01:01
不予变更强制措施后还可取保候审吗不能变更强制措施之后,是不能进行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即通常所说的保释。符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第一次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没有成功的话,对第二次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是不会有影响的。 另外,也可以申请审查,就是检察院对被抓捕的犯罪
920 2022.04.15 -
01:05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
4,50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