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和实习期间发生劳动争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实习期间劳动争议不属仲裁范畴 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醒大学生朋友:由于在校大学生没有毕业,还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具有就业资格的劳动者,因此他们在实习或打工期间发生的劳动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只能去法院申请民事诉讼。 二、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怎么维权: 1、实习期内实习时间的约定。可约定每日不超过8小时,如确因特殊情况超过8小时的,实习单位应参照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向实习生支付报酬。 2、实习期间实习报酬的约定。约定实习期内实习单位每月向实习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拖欠实习报酬的违约责任。 3、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发生伤亡的处理。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从实习生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可与实习单位约定发生伤亡事故的,由实习单位比照工伤保险待遇的标准支付伤亡待遇,以避免法律依据缺失导致实习生权益受损。 4、实习生在实习期知识产权归属的约定。 5、发生纠纷的处理。可约定友好协商及诉讼的处理方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学生实习阶段与用人单位之间不成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实习学生不存在劳动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调整和保护,也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受害人仍可以人身损害赔偿起诉。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不属于工伤,申请工伤认定的其他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实习期间大学生育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关系。学生参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前,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应签订实习协议。协议文本由当事方各执一份。
-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怎么维权
1、实习期内实习时间的约定。可约定每日不超过8小时,如确因特殊情况超过8小时的,实习单位应参照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向实习生支付报酬。 2、实习期间实习报酬的约定。 约定实习期内实习单位每月向实习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拖欠实习报酬的违约责任。
2020.04.15 210 -
在校学生实习期间受伤如何处理
在校学生实习期间受伤的处理办法: 1、如果学生实习阶段与用人单位之间成立劳动关系的,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和保护,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如果不成立劳动关系的,受害人仍可以人身损害赔偿起诉,就医疗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
2021.02.09 400 -
在校学生实习期间受伤算工伤吗
在校学生实习受伤不能认定为是工伤。原因有以下两点: 1、实习生不具备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主体资格。 2、实习生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受偿主体资格,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但是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学生在实
2020.02.07 148
-
在大学生实习期间发生劳动争议
一、实习期间劳动争议不属仲裁范畴 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醒大学生朋友:由于在校大学生没有毕业,还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具有就业资格的劳动者,因此他们在实习或打工期间发生的劳动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只能去
2022-04-14 15,340 -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
一、实习期间劳动争议不属仲裁范畴 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醒大学生朋友:由于在校大学生没有毕业,还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具有就业资格的劳动者,因此他们在实习或打工期间发生的劳动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只能去
2022-04-14 15,340 -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
一、实习期间劳动争议不属仲裁范畴 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醒大学生朋友:由于在校大学生没有毕业,还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具有就业资格的劳动者,因此他们在实习或打工期间发生的劳动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只能去
2022-04-04 15,340 -
大学生实习期间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
一、实习期间劳动争议不属仲裁范畴 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醒大学生朋友:由于在校大学生没有毕业,还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具有就业资格的劳动者,因此他们在实习或打工期间发生的劳动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只能去
2022-04-02 15,340
-
01:10
在读大学生落户在学校可以买房吗
在读大学生落户在学校是否可以买房,需要具体分析。以北京为例,学校集体户口属于临时户口,可以在北京买商住两用房,但是不能作为户口入京的条件。以长沙为例,大学毕业之后,可以通过学历落户方式落户长沙,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且在限购区域内没
4,646 2022.05.11 -
00:53
在校男大学生依法服兵役年龄
在校男大学生依法服兵役的年龄,具体如下: 1、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 2、当年未被征集的,在二十二周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 3、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征集年龄可以放宽至二十四周岁,研究生的征集年龄可以放宽至二十六周岁。
4,772 2022.04.18 -
00:48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一方可以
劳动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可以向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争议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可以依次
1,3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