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高利贷只要适当高于银行利息不是违法行为。具体如下:1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2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3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本意见第6条规定计息。4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详谈电话或短信联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界定高利贷的标准是:借款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放高利贷是违法的,对于高利贷部分的利息,借款人可以不向贷款人支付。
个人放高利贷通常不触犯刑法,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民间借贷中私人放高利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的4倍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则不受法律保护。 如果私人放高利贷过程中使用了暴力、诈骗等手段触犯了刑法,还会受到相关的刑事处罚。
-
高利贷是什么意思放高利贷属于违法行为吗
合同中利息约定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息4倍的即属于高利贷。高利贷的资金价格都是指1元钱一个月的月息,比如,如果说高利贷是6分利息,就相当于年利率是72%,1毛则相当于年利率是120%,这远远高出银行贷款利率。放高利贷属于违法行为。
2020.06.17 159 -
放高利贷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放高利贷不属于犯罪行为,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仅是利息的约定违反了法律规定,不构成犯罪。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
2020.08.18 173 -
高利贷的利息怎么计算,放高利贷属于违法行为吗
合同中利息约定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息4倍的即属于高利贷。高利贷的资金价格都是指1元钱一个月的月息,比如,如果说高利贷是6分利息,就相当于年利率是72%,1毛则相当于年利率是120%,这远远高出银行贷款利率。放高利贷属于违法行为。
2020.05.14 144
-
高利贷是否属于违法的行为
高利贷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产生纠纷的一般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不属于投诉的范围,而出借人对超出规定的利息是不需要偿还的。
2022-06-25 15,340 -
高利贷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吗?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
2022-05-08 15,340 -
高利贷属于违法行为吗
1、高利贷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产生纠纷的一般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不属于投诉的范围,而出借人对超出规定的利息是不需要偿还的。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1
2022-11-12 15,340 -
高利贷属于属于违法的行为吗?
1、高利贷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产生纠纷的一般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不属于投诉的范围,而出借人对超出规定的利息是不需要偿还的。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1
2022-11-12 15,340
-
01:14
民间放贷属于高利转贷罪吗
行为人实施的民间放贷行为,是否涉嫌触犯高利转贷罪,要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借款人。这里的借款人可以是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也可以是自然人;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行为人必须有以转
1,694 2022.04.17 -
01:15
醉驾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醉酒驾驶已经构成了犯罪,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如果交警对司机进行酒精检测时,每100毫升血液中检测出80毫克以上酒精含量,就构成醉酒驾驶。驾驶员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并且吊销机动
3,033 2022.05.11 -
00:51
盗窃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偷窃可能是一般违法行为。除此之外,盗窃也有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如果偷窃涉案的数额达到了当地刑事立案标准,那么就属于犯罪行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
3,83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