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依据此规定,在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诉讼过程中,对民事损害赔偿的处理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如果被害人个人(自然人)由于交通肇事者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有权在刑事诉讼中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对其损失进行赔偿;第二,如果被害人是国家或集体的,可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对国家、集体的财产损失进行赔偿。因此,当事人即使承担了刑事责任,可能仍然是需要进行民事赔偿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一般需要赔偿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人身损害的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规定是: 1、赔偿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 2、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3、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等费用。
-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如下: 1、医疗费用,按实际费用计算; 2、误工费,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损失赔偿按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没有固定收入,按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计算,或者按相同行业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误
2022.04.17 1,065 -
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
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只赔偿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实际的必然的物质损失,一般不包括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主要有被害人的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康复费用、残疾用具的费用等。如果经过调解,被告人愿意赔偿更大数额的,不受该范围的限制。具
2022.04.12 1,064 -
刑事附带民事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的赔偿标准如下:赔偿义务人应当对受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人身损害,而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等依法予以赔偿。医疗费,按实际产生的费用,以从医学角度治疗身体损害必要为限,不
2020.05.27 132
-
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带民事赔偿
范围: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只应赔偿直接物质损失,即按照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害赔偿,一般不包括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但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且愿意赔偿更大数额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调解不
2021-03-26 15,340 -
民事附带刑事赔偿标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规定:1。人身损害赔偿(1)医疗费用:根据实际费用,从医学角度治疗身体损害的必要性是有限的,不包括整形和康复治疗造成的费用。(2)误工费:以受害人工作单位实际扣除为限,不高于当地平均生
2021-12-04 15,340 -
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是什么
关于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回答为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只应赔偿直接物质损失,即按照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害赔偿,一般不包括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但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且愿意赔偿更
2022-08-20 15,340 -
交通事故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规定是: 1、赔偿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 2、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3、造成
2022-06-01 15,340
-
02:04
交通肇事罪赔偿标准交通肇事罪的赔偿标准为: 1、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重伤三人以上或造成三人以上死亡,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程度,判处肇事者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944 2021.04.25 -
02:14
交通肇事赔偿标准交通肇事的赔偿标准为: 1、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重伤三人以上或造成三人以上死亡,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程度,判处肇事者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504 2021.04.25 -
01:04
交通肇事罪减刑标准是什么交通肇事罪的减刑标准一般为:根据具体法定量刑情节和是否符合减刑条件来综合判定,具体为: 1、法定予以减刑或从轻处罚的因素主要有:犯罪后自首、服刑期间有立功表现、未成年人犯罪等等; 2、肇事者犯罪后有积极的自首表现和认罪态度的,可以适当减轻处
1,01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