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征收公积金时的占用范围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住房公积金能否被法院强制执行,一直是司法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有人认为,公积金属公民个人财产,在法律未禁止情况下可以被强制执行。有人认为,公积金作为保障公民住房权利的专项基金,应该专款专用,不应被强制执行。根据相关条例,公积金属公民个人财产,在法律未禁止情况下,可以被强制执行。因为,《条例》没有规定住房公积金不得执行,司法解释也没有相关规定。《条例》对住房公积金使用的限制,只是为了保证其用于居住条件改善目的的实现。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住房公积金可以被强制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住房公积金是国家为解决职工自住住房问题而建立的一项专项资金,所以规定住房公积金专款专用,具体的提取使用范围和条件: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 (2)偿还购房贷款本息; (3)租房。
公积金的用途: 一、公积金的基本作用:购房 1、如果申请公积金贷款来购房,可以提取公积金来偿还本息; 2、如果申请商业贷款开购房,可以提取公积金做为购房的首付款,也可以提取公积金来偿还本息; 3、如果购房过程中不需要贷款,也可以一次性取出公积金。 二、儿女购房可提取父母公积金公积金不仅仅可以用于自己购房,也可以用于儿女购房。 1、如果申请公积金房贷款买自住房,可以提取父母的公积金来偿还本息; 2、如果申请商业贷款来购买自住房,可以提取父母的公积金作为首付款。 三、遭遇重大疾病可提取公积金家庭成员(不只限于职工本人)如果遭遇重大疾病,职工本人及其配偶可申请提取公积金。这里需要以下两点: 1、申请日期应在出院之日起1年内; 2、申请提取的金额不能超过住院费用个人负担部分。
-
住房公积金的用途范围
住房公积金可以在以下范围使用: 1、购房:不贷款购房可一次性提取公积金;商业贷款购房可提取公积金用于首付;商业贷款购房可提取公积金偿还本息;公积金(组合)贷款购房可提取公积金偿还本息。 2、建造、翻建、大修住房: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造、翻建、
2020.08.07 256 -
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
住房公积金适用范围: 1、购房。 2、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 3、租房。 4、父母给儿女购房。使用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购买自有住房,支付首付款后可提取父母公积金;使用个人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购买自有住房,支付首付款后可提取父母公积金。
2020.03.31 219 -
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由单位和个人使用的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
2020.08.19 210
-
公积金使用范围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帐户内的存储余额:(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二)离休、退休的;(三)完全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
2022-03-15 15,340 -
税收征管范围临时占用耕地是否要缴纳耕地占用税
纳税人临时占用耕地的,应当依法缴纳耕地占用税。纳税人在批准临时占用耕地期限内恢复占用耕地原状的,应当全额退还已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2021-11-12 15,340 -
公积金能否被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公布的条款中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住房公积金能否被法院强制执行,一直是司法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有人认为,公积金属公民个人财产,在法律未禁止情况下可以被强制执行。有人认为,公积金作为保障公民住房权利的专项基金,应该专款专用,不应被强制执行
2022-02-06 15,340 -
土地转让金征收的范围是什么?
土地出让金是指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指土地出让的交易总额),或土地使用期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续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门缴纳的续期土地出让价款
2022-05-03 15,340
-
01:02
什么是刑法的时间适用范围刑法的时间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了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刑法的溯及力三个方面: 首先是刑法的生效时间,意思是刑法从什么时间起具有法律效力,主要有两种确定方式,一种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另一种是公布之后,确定某一具体时间点开始生效; 第二是刑
612 2022.04.15 -
01:04
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是什么公益诉讼一般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的不同划分的。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
3,03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