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责任赔偿中的误工费怎样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误工费的赔偿:一种情况是,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应按受害人的实际劳动报酬或其他形式的收入减少部分进行计算。 另一种情况是,对于无固定收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两种方式,一是根据受害人举证确定收入计算标准;二是依据当地上一年度平均收入计算。其计算是单位时间的实际收入乘以误工时间,或者平均收入(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乘以误工时间。法律规定的是前三年平均收入,因此受害人需要证明在前三年所有的收入来源和数额。各种收入的证明方法不一,最权威的莫过于受害人最近三年交纳的个人所得税税单,上面记载的收入可以认定为实际收入。当事人对主张的前三年的收入,每一笔都要有相应的书面材料来证明,否则,即使确实有损失也因为缺乏证据证明而得不到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计算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误工费的办法: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收入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来计算;如果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则可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来计算。
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误工费应当按照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进行计算。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
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误工费怎么算
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误工费赔偿主要要看受偿人是否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若是受偿人本身就具备稳定的收入,则其误工费的计算为受偿人在遭到损害过后所减少的收入,也就是受偿人损害前的工资收入减去损害之后的收入所得。若是受偿人没有稳定的工作来源,则计算其损
2021.04.27 471 -
人身损害赔偿中误工费如何计算?
关于人身伤害赔偿中误工费金额判定的方法:要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2020.11.15 218 -
人身损害赔偿的误工费的赔偿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2020.07.23 194
-
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误工费要怎样算
在人身损害纠纷当中,往往会因为受害人造成人身损害而无法进行工作,因而产生相应的。误工费应该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第一、对于误工时间,应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
2022-09-08 15,340 -
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误工费该怎样算
在人身损害纠纷当中,往往会因为受害人造成人身损害而无法进行工作,因而产生相应的。误工费应该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第一、对于误工时间,应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
2022-09-16 15,340 -
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误工费怎么样算
在人身损害纠纷当中,往往会因为受害人造成人身损害而无法进行工作,因而产生相应的。误工费应该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第一、对于误工时间,应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
2022-09-16 15,340 -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中的误工费怎样算
《条例》第50条第 (二)项规定:“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
2022-05-24 15,340
-
01:28
人身损害的赔偿责任如何分归责原则,就是确定侵权行为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准则,是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为确定侵权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原则,具体分为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失责任原则,具体如下: 1、处理一般侵
1,218 2022.06.15 -
00:56
人身损害赔偿费用如何结算人身赔偿费用范围包括受害人治疗所用的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伤残赔偿金等。医疗费即受害人治疗康复期间所需费用,包括药品费用、手术费用等。误工费按照受害人误工时间乘上误工期损失收入来支付,有固定收入的按固定收入算,没有固定收入
1,600 2021.04.25 -
01:11
人身损害附带民事责任赔偿怎么办因人身损害造成他人轻伤以上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我国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可能会被判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受害人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以上的,可以对侵害人追究刑事责任。除
1,04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