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漏水责任如何确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房屋漏水纠纷处理 1、首先应查明此管理职责归谁。公共设施应由物业负责,从维修基金中支出;非公共设施则要看属于专有部分还是共有部分。各方有约定应从约定,如无约定,专有部分由专有权人负责管理维护没有异议,但对共有部分的管理维护职责归谁有争议。防水层如果作为共有设施,因为属于隐蔽工程,一般认为楼上住户作为实际使用人应承担合理使用的行为义务,楼下作为受益人也有相应的义务,这种义务主要是体现在费用承担上。 2、开发商的责任:在保修期内,如果不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漏水,开发商要承担全部责任。根据《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第七条规定:第一条第(二)款有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第(四)款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为2年,从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房子漏水责任的划分:房子漏水是因为物业服务单位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时,疏于管理而造成的,由物业公司承担责任;如果是在房屋保修期内出现漏水,有房屋开发商承担责任。
漏水房屋的所在地法院。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如果相邻方不履行法院的判决,受损方可自请施工队从楼下维修,发生的费用可向法院提出要求楼上业主赔偿。
-
房屋漏水责任划分
房屋漏水的责任划分:开发商的责任在保修期内,如果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漏水,开发商要承担全部责任。物业的责任漏水不是物业造成的,但如果物业在这里面有疏于管理的情况,或是出现了问题后没有及时处理,导致损失扩大或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那么物业要承担责
2021.04.05 209 -
房屋漏水谁的责任
房屋漏水的责任: 1、开发商建房的时候就质量问题造成了渗漏,由开发商来负这个责任; 2、如果是的租客的一些行为导致房屋漏水的话,是租客赔偿; 3、对于已过保修期的房屋,各方当事人无过错,如因防水层自然老化,由当事人分担,一般为一人一半; 4
2022.12.07 1,972 -
房子漏水如何划分责任?
房屋漏水的责任划分:开发商的责任在保修期内,如果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漏水,开发商要承担全部责任。物业的责任漏水不是物业造成的,但如果物业在这里面有疏于管理的情况,或是出现了问题后没有及时处理,导致损失扩大或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那么物业要承担责
2021.04.25 247
-
房屋漏水如何认定责任
一是要证明不是自己人为的去损坏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该你自己来解决问题了。二是在查明造成楼上漏水属于邻居的责任。为了弄清情况,受损业主可请房屋质量检验部门对漏水原因及应如何修补作出鉴定。三是要看房子还
2022-01-25 15,340 -
房屋漏水纠纷如何处理, 房屋漏水纠纷中的责任与赔偿问题该如何确定
房屋漏水纠纷处理 1、首先应查明此管理职责归谁。公共设施应由物业负责,从维修基金中支出;非公共设施则要看属于专有部分还是共有部分。各方有约定应从约定,如无约定,专有部分由专有权人负责管理维护没有异议,
2022-04-07 15,340 -
房屋漏水责任认定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的保修期为5年,所以,在5年之内的由施工单位向房地产商负责,房地产商又向购买房屋的业主负责。在5年之外
2022-03-13 15,340 -
房屋漏水纠纷中的责任与赔偿问题该如何确定
房屋漏水纠纷处理 1、首先应查明此管理职责归谁。公共设施应由物业负责,从维修基金中支出;非公共设施则要看属于专有部分还是共有部分。各方有约定应从约定,如无约定,专有部分由专有权人负责管理维护没有异议,
2022-04-17 15,340
-
01:01
房屋漏水怎么办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房屋漏水的解决办法是: 1、当事人应当分析房屋漏水的具体原因,如果因开发商建房时因质量问题造成的,当事人可以依法提出请求维修并赔偿损失; 2、如果是因为上下楼住户装修、修建管道、装修过程中对其楼顶造成损害、不当用水、
6,422 2022.04.17 -
01:12
房屋漏水赔偿多少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房屋漏水的赔偿为: 1、当事人应当分析房屋漏水的具体原因,如果因开发商建房时因质量问题造成的,当事人可以依法提出请求维修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2、如果合同中未约定具体的违约责任或具体的赔偿金额,或者违约责任约定不明确,
4,526 2022.04.17 -
02:08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导致事故的过错的严重程度,再来确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并认定交通事故相关责任,在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时有关部门必
2,5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