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该怎么发放工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的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晚育奖励产假30天,如果职工不休奖励假的,给予女方一个月的工资奖励,奖励费由夫妻双方单位各负担50%。关于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方面,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应该由企业支付。根据相关规定,企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另一种是实行了生育保险统筹,企业参加了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建立的生育保险,并且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在女职工产假期间,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给生育津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如果单位没有给职工参加生育保险,产假工资是按照女职工产假前的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来支付;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产假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来支付生育津贴。
-
疫情期间用人单位工资怎么发放
疫情期间用人单位发放工资的方式是:对被隔离的人员,应当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受疫情影响导致停工停产的,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应当按照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没有安排职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职工生活费;因疫情未及时
2020.05.20 154 -
用人单位该怎样发放工资
用人单位应该按下列规定来发放工资:在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以货币形式支付;以及足额付给本人等。
2020.08.06 182 -
用人单位怎么发放工资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
2020.04.05 149
-
休产假期间单位应该给员工发放工资吗
2、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但是,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
2022-03-21 15,340 -
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是谁发放?产假期间的工资是由用人单位发放的?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这就从法律上保证了女性的产假是带薪休假,它是最基本的产假工资规定。如果你没有参
2022-03-15 15,340 -
产假期间工资应该怎么发放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怀孕期间是女职工很脆弱的期间,因而有了。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产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呢?产假期间工
2022-08-29 15,340 -
产假期间工资应该怎么发放
一、产前假女职工妊娠七个月以上(按二十八周计算),工作许可,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休产前假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有习惯性流产史、严重的妊娠综合征、妊娠合并症等可能影响正常生育的,本人提出申请,用人
2023-04-25 15,340
-
01:39
产假期间工资怎么发放产假是指,女职工在生育过程中依法享有的假期待遇。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在我国女职工分娩后,可以享受98天的产假;而怀孕期间,可以享受15天的长假。产假期间女职工的福利待遇,需要按照产前和产后来进行区分。分娩前,女职工享有15日的产
20,146 2021.04.25 -
00:50
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工资怎么办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讨工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投诉没解决,可以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去法院申请执行劳动仲裁裁决
1,326 2022.04.17 -
00:52
员工工伤期间工资如何发放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一般会让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发放,并且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伤治疗期间工资的支付周期通常是按月支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伤导致的停工留薪待遇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即使有特殊情况允许延长,最多也只能再延长12个月。
3,485 2022.04.17